1 / 15
文档名称:

高二地理知识竞赛预赛测试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1,37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二地理知识竞赛预赛测试卷.docx

上传人:可不可以不要名字 2021/6/3 文件大小:1.3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二地理知识竞赛预赛测试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二地理知识竞赛预赛测试卷
2017高二地理知识竞赛预赛测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30°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图1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1~2题。
1. 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 13日10时    
B. 12日10时
C. 12日19时
D. 13日19时
2. 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
B. 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C. 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
D. 此季节亚欧大陆主要受低压控制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2为“一年中南京市昼夜长短及变
化状况示意图”,甲~丁、a~d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 图1
上的位置。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各点中,北半球白昼最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我国传统上所说的春季是立春到立夏之间。在图2中是:
A. a~b之间
B. 乙~丙之间 图2
C. b~c之间
D.丙~丁之间
图3是2013年7月13日武汉市部分地区气温分布示意图。7月上中旬,武汉一直维持这种高温晴热天气,且几乎无风。读图回答5~7题。
图3
5. 武汉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A.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地面状况与乡村地区的差异
B.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获得太阳辐射与乡村的差异
C.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城市周边地区
D.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城市中心地区常住人口低于周边地区
6. 这段时间武汉高温晴热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M地受温差影响可能产生的风向是:
A. 受准静止锋影响;M地多偏北风
B. 受气旋影响;M地多偏南风
C. 受反气旋影响;M地多偏南风
D. 受暖锋锋后暖空气影响;M地多偏北风
7. 图中N是武汉市区最大的湖泊,它对武汉城市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①会增加城市出现内涝可能  ②会调节局部地区气候
③有利于新鲜空气进入城市  ④阻碍城市空间的北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图4
图4为“1月份低纬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 图中近地面风向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9. 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其景观最可能表现为下列的:
A B C D
10. 低纬环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合理的说法是:
A. 在高低纬度与海陆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传递与交换
B. 进行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
C.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淡水更新和碳氧平衡
D. 进行水热传递,是促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
图5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6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1~12题。
图5 图6
11. 图5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图6中的:
A. a ① B. b ③ C. C ④ D. d ②
12. 有关图5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B. 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
C. 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D. 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7),回答13~14题。
13. 有关图中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7
   A B C D
14. 关于图中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环节没有季节变化 B. 乙环节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指标
C. 丙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 D. 丁环节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图8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由于气候变暖,有人预言“赤道雪山”奇观将消失。图8为“乞力马扎罗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