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电力零售市场仿真.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零售市场仿真.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6/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零售市场仿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力零售市场仿真》
验指导书

华北电力大学
年月

使学生全面了解零售市场中供电商与用户间的实际购、 售电活动;掌握电力零售环节的
交易模型、销售电价的分类、电费计算;分析不同负荷特性的电力用户执行不同电价类别的 差异。使学生能够将零售市场理论及其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2,适用专业
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市场方向
.先修课程
《电力市场基础》、《电力市场运营理论与技术》
.实验课时分配
实验项目
学时
熟悉实验环境和数据
1天
实验一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1天
实验二电力用户电费结算
1天
实验三按需量基本电价与按容量基本电价结算对比
1天
实验四 一部制电价与两部制电价结算对比
1天
实验五峰谷电价分析
1天
实验六可中断电价分析
1天
写实验分析报告
2天
面试考核学生上机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1天
.实验环境(对实验室、机房、服务器、打印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配置及 数量要求)
投影设备集中向学生讲解实验软件的操作。
学生使用电脑安装零售市场仿真实验软件。
.实验总体要求
掌握电力销售环节的交易模型;根据各类用户负荷数据,掌握用户负荷特性分析方法; 掌握销售电价中的电价结构; 掌握各类电价制度的电费结算模型; 掌握各类电价制度的特点、
适用的用户范围。
.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掌握用户负荷特性分析方法;掌握销售电价中的电价结构;
掌握各类电价制度的电费结算模型; 掌握各类电价制度的特点、 适用的用户范围。实验过程
中针对以上实验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用电类别的电力用户进行实验, 并对比用户
在不同电价制度下的电费差异,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负荷特性电力用户执行不同电价制度 的实验数据,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相关知识的掌握,达到实验要求。
实验
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实验二电力用户电费结算 5
实验三 按需量基本电价与按容量基本电价结算对比 7
实验四 一部制电价与两部制电价结算对比 8
实验五峰谷电价分析 9
实验六 可中断电价分析 10
实验一 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方法以及负荷特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类型(含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
综合型
三、实验仪器
安装电力市场零售仿真软件的 PCo
四、实验原理
1)电力用户用电负荷曲线:将电力用户的有功负荷,按时间序列绘制成的图形,称为负荷曲 线。
日负荷曲线:标示出一天内每小时(每半小时、每 15分钟)的负荷值,反映一 天内负荷动态。
年负荷曲线:标示出一年内每月的最高负荷值,反映一年内各月负荷动态。
2)主要的负荷特性指标及计算
最高负荷:报告期(日、月、季、年)内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大的一个。
最低负荷:报告期(日、月、季、年)内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小的一个。
平均负荷: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即负荷时间数列时序平均数。
负荷率: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
负荷率(%)
报告期平均负荷(kw) 100% 报告期最高负荷(kW)
最小负荷率:报告期最低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
报告期最低负荷(kW)
最小负荷率(%)= 报告期最高负荷(kW) 100%
峰谷差:最高负荷与最低负荷之差。
峰谷差率:峰谷差与最高负荷的比率。
峰谷差率(%)=
峰谷差(kW)
最高负荷(kW)
100%
(8) 同时率:综合最高负荷与各组成用户绝对最高负荷之和的比率,说明用电负荷
同时性程度。
同时率(%)
综合负荷曲线的最高负荷(kW)
各组成用户的绝对最高 负荷(kW)
100%
五、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分别选取“大工业用户”
、“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各1个,绘制该用户的日负荷曲线。
2)分别计算以上3个用户的相关负荷特性指标,包括:最高负荷,最低负荷,平均负荷,负
(4)以上5个工业用户、
(5)以上5个工业用户、
(6)以上5个商业用户、
(7)以上5个工业用户、 六、注意事项
1)打开“电力零售仿真实验
.xls”文件,点击“启用宏”按钮;
荷率,最小负荷率,峰谷差,峰谷差率。
3)计算以下用户组合的同时率:
(1)任选5个工业用户的同时率;
(2)任选5个商业用户的同时率;
(3)任选5个居民用户的同时率;
5个商业用户的同时率。
5个居民用户的同时率。
5个居民用户的同时率。
5个商业用户、5个居民用户的同时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