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产事故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生产事故管理规程,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预防、杜绝事故的发生。
范围:适用于对生产事故处理的管理。
职责:
生产部、质量部、车间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执行本管理规程;
制药公司行政部、制药公司总经理对本管理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内容:
生产事故的定义:在生产操作中因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或由于误操作等造成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损失或产量的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事故。
生产事故的分类:
轻微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200元至1000元或影响当日产量25%以下的生产事故属于轻微事故。
一般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到4000元者或影响当日产量25%~50%的生产事故属于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4000元以上或影响当日产量50%以上的生产事故属于重大事故。
,必须积极抢救、正确处理,防止蔓延扩大,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现场,
以便事故的分析处理。
,当事人或最先发现者必须向车间主任和生产部报告,重大事故由企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肇事车间必须认真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责任,确定改进措施。一般事故、轻微事故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由车间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重大事故除及时召开现场分析会外,应邀请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参加事故分析会,进行调查和分析。
,肇事车间当天填写事故报告单,一式三份送生产部,生产部在接事故报告单后写出调查报告(一般事故、轻微事故不超过三天),重大事故由生产部组织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一般不超过七
天),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审批后的事故报告单,分存事故车间、生产部和办公室。
根据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没有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
、制药公司总经理不定期对生产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设备设施管理规程
: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提高设备设施完好率、利用率、使本公司设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为生产提供优质的设备及相应的服务。
:适用于全公司所有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仪器仪表、设施的综合管理。
3. 职责:
动力车间为本公司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贯彻实施本管理规程。
各使用部门在动力车间管理和指导下执行本管理规程的相关规定。
动力车间、生产部对本公司设备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
全公司所有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仪器仪表、设施等由动力车间统一综合管理,各相关使用部门分别管理,动力车间对各使用部门的设备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规定,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规程,确保设备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达到国家规范标准。
设备日常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的设计选型与购置、开箱验收、安装及调试、使用、清洁、维护保养及检修、润滑、防腐、更新改造、调拔、封存、启用、报废、事故处理、压力容器、备品备件、计量、设备档案资料等方面。
设备的分级管理程序:
。
、车间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车间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不断提高完好率,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车间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车间的设备调拔、更新、报废、改制、技改等手续,保持帐、卡、物相符。
、车间负责人负责编制本部门、车间的设备年度(季度)的备件计划、设备单机大修、更新计划,计划批准后,要组织落实图纸资料,并做出材料、备件等预算上报动力车间,完工后协助进行决算验收。
、车间负责人做好本部门、车间的设备管线保温、防腐、防雷电工作,协助动力车间维修人员检查受压容器,安全阀及安全仪表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生产。
、车间负责人负责积累有关资料,协助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协助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填报事故报表。
、车间负责人要经常深入一线与设备操作人员密切联系,了解设备的保养、运行和计划维修执行等各项情况,发现故障或隐患及时组织排除,为消灭跑
、冒、滴、漏、脏、乱、松、锈、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