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知识拓展:洛阳牡丹2.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知识拓展:洛阳牡丹2.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知识拓展:洛阳牡丹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洛阳牡丹简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宋欧阳修《洛阳牡丹图》) 。洛阳地处中原,气候温和,土质肥厚,雨量适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形美、香浓而名甲天下,不仅成为中国牡丹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种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阳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当今洛阳牡丹更传到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美国、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牡丹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两金,属毛茛科灌木,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称。河洛地区具有丰富的牡丹资源,是中国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洛阳牡丹品种繁多,类型多样。洛阳牡丹从野生到人工栽培,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经过栽培的牡丹,同洛阳的原种牡丹相比,在植物学形态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洛阳牡丹演化的结果,使得牡丹的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但也造成了牡丹有性繁殖能力的降低。千百年来,洛阳花师们正是利用牡丹的这种演化、变异,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创造出数以百计的牡丹新品种,对花卉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洛阳牡丹品种的颜色是随着新品种的培养而不断增多。洛阳野生牡丹为白色的杨山牡丹和紫斑牡丹以及其他牡丹种,经过人工栽培后,唐时出现了黑色(如军容紫) ,宋代出现了黄色(如姚黄等) 、绿色(如欧家碧) 、紫色(如左花等)和复色(如添色红)以及奇特的转枝花(如潜溪绯)等。此外,洛阳牡丹还出现了许多过渡性的花色。而今,洛阳牡丹的花色甚丰,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9大色系,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截止 1990 年的统计,洛阳牡丹品种属红色系的 204 个,白色系 67 个,粉色系 133 个,黄色系 11 个,紫色系 69 个,蓝色系 26个,绿色系 4个,黑色系 20个和复色系 4个,总计 538 个。矛盾品种的命名,或以姓氏,或以产地,或以花色,或以花形。以姓氏得名者如姚黄、魏紫、欧家碧;以产地得名者如洛阳春、潜溪绯、寿安红;以颜色取名者如鹤翎红、胭脂红。一些牡丹花,则冠以俊美的品名,如醉杨妃、玉天仙、二乔等。还有寓意深妙而又典雅的称呼,如璎珞宝珠、飞燕红妆、雪夫人、粉香奴等。每个品种差异分明,各具特色。洛阳牡丹栽培技术在古代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唐代洛阳人宋单父,精于园艺,他种的牡丹,红白斗色,变异千种,被时人尊称为花师,惊服他有“幻世之绝艺”。惜此高超绝艺,无著录***。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载, 宋时有一复姓东门、人称“门园子”的人,是一位牡丹接花高手,富豪人家都请他嫁接牡丹,秋天接花,到来年春天见花再付钱,接活一株,价值五千。张邦基《墨庄漫录》亦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洛阳有一位欧姓花师,用药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开浅碧色,人称“欧家碧”,极为珍贵,每年作为贡品,供奉朝廷。宋代洛阳牡丹的栽培管理,在择地、栽植、浇灌、施肥、修剪、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技术方面,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明清时期,牡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