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诸暨市技工学校创办于1979 年,现为“浙江省重点技工学校”。20 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潮起潮落中几经沉浮,当时,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仅为300余名。作为一个办学规模达1500 名学生的学校,如果再不寻求出路,昔日的辉煌将荡然无存。朱林春,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女校长,受命于危难之际,一肩挑起了振兴学校的重任。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从未涉及过技工教育的朱林春,跑遍了浙江省内的各级兄弟学校取经。在对十几所学校办学经验的对比分析中,朱林春及她的团队很快明确了自己的办学目标,制定了学校的近期任务和远景规划。 截至20xx 年秋季学期,该校已由原来的6个教学班迅速增加到29 个,全日制学生达1300 多人,学校年培训量达5000 多人次。 朱林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市场竞争多么激烈,只要明确了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在市场中见缝插针寻求突破,脚踏实地地做好招生、管理和就业三方面的工作,树立学校的品牌,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招生:在生源竞争中另辟蹊径 2000 年秋季的招生工作并不理想,这给刚刚上任的朱林春泼了一瓢冷水。招不了生,无论学校工作做得多扎实都不能兑现效益,校领导班子经过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终于找到了症结。诸暨市作为全国普教的先进单位,每年高考的升学率都名列前茅。因此,无论是政府 还是老百姓,都对普通教育格外青睐。当
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又有另外三家,从竞争实力和信誉度看,技校都处于劣势。如果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找到原因后,学校立即调整了办学思路,着手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根据机电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状,将机电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利用当前就业形势大好的优势吸引招生。学校增大了对该专业教学设备及师资力量的投入,并和多个知名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力争在两年内打造成学校的一个品牌专业。 为了拓展生源,学校还利用余杭、嵊州等地的生源优势和技校办学条件的优势,和其他技工学校联合办学。 管理:在左右逢源中充分利用资源 20xx 年招生后,机电专业的生源明显好转。但作为学校的整体规划,必须着眼于全局。旅游专业的就业情况也很好,但由于当地人还不太能接受让子女去宾馆等从事服务性工作,因此生源情况很不理想。学校经过考察之后认识到,当地老百姓认为女孩子的职业为教师或者护士最佳,学校于是集中了幼师专业生源优势和旅游专业的就业优势,开设了幼旅专业。 据校长朱林春介绍,幼旅专业的出路非常好,其一是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其二是可以参加艺术类高考,其三是可以到企业应聘文秘和公关工作。 学校为了增加效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确立了全日制教学的主体地位后,于20xx 年开始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另一条腿上。经过两年的努力,成人教育、社会培训、幼儿教育都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