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防疫政策汇总.docx

格式:docx   大小:35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防疫政策汇总.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6/5 文件大小:3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防疫政策汇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防疫政策汇总
 
   
 
 
 
 
 
 
 
     
 
 
 
 
 
参照历史情形,当前新冠疫情与 2003 年“非典”疫情发生的大环境有所不同。从不利方面看: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存在显著差异。2003 年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腾飞时期,当前经济增速已由高速下降到中高速,且仍处于探底阶段,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均发生深刻变化。二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当前中美经贸摩擦还未解决,中美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地缘政治风险依然突出,经济局势动荡不可避免;全球经济疲软,尚无明确回暖信号。三是企业产业链较长,受冲击可能更大。2003 年我国企业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产业链较短,当前企业产业链范围广、链条长,跨境的情况更多,受到的影响或者范围可能更广。
从有利方面看:一是电子商务已十分成熟。疫情主要会对线下业务为主的行业带来影响,目前我国以线上业务为主的电子商务模式产业链完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线下业务收窄带来的冲击。二是网络银行快速发展。多家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已经十分发达,通过各类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直接网络支付,能最大程度减少“接触”式业务大幅下挫带来的影响。三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抵抗能力更强。2003 年银行业改革还处于开始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经营能力较弱,资产质量压力较大,当前银行业资产规模更大,经营能力已有显著提升,同时风险抵抗能力更强。
因此,参照“非典”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情况,新冠疫情下 2020 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经营将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新冠疫情暴发后,各地采取了延期复工、加强居民社区管控等手段,企业复工复产及居民线下消费需求受到较大影响,信贷需求有所减弱,导致银行业信贷增速出现放缓。2020 年 1 月、2 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与上年同期相比均降低 个百分点,增速有所下降。考虑到 3 月份国内疫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信贷需求将逐步回暖。估计商业银行在第一季度资产、负债增速同比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分别为 8%和 %左右;贷款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达到 53%左右,与 2019 年底相比将略有下降。
为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监管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鼓励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银保监会提出允许适度提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容忍度,加快信贷投放节奏。3 月份以来,疫情确诊病例人数已受到明显控制,全国各省确诊病例人数已无明显上涨,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企业生产销售和居民线下消费已逐步回暖,信贷需求有所上升,整个社会运转逐步走向正常化。同时,考虑到一季度信贷需求受到压制,在疫情受到全面控制后,部分企业可能会“赶工”弥补一季度损失,二季度信贷需求或将明显反弹。外加货币政策维持稳健,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预计二季度商业银行资产增速有所加快,贷款占比有望进一步上升。
二是净利润增速或将有所下行。
疫情的出现极大限制了居民的外出消费需求,银行线下业务收入将受到较大影响。在中间业务方面,新冠疫情将导致银行日常现金存取款业务、信用卡业务明显下降,影院、餐饮、酒店、商场、旅游景点、各类交通客流减少,与此相关的支付结算业务将呈现断崖式下降,日常支付结算收入将锐减。在息差业务方面,监管政策将引导银行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