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太极拳之六百年
太极正脉,辟自三丰祖师。武当是一截气象;宗岳至赵堡是一截气象;五家纷呈,星光璀璨又是一截气象。嗟夫!俱往矣。今我弟子,立大志,守静笃,躬实践,为往圣续绝学。欲道问学太极拳者,盖八字。“涵养德性,变化气质”,而妙绝只有两个字“老实”。
老子曰: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乃养生之妙诀也。
武和武术
太极拳属于武的一种,而不是武术的一种。
武的含义。武通舞。最早的舞是由阴康氏作大舞戏。《吕氏春秋·古乐篇》有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
武术属于搏击术,仅仅用来攻防格斗的一种技艺。
武的目的是“使人四灵百骸运动,而象其形效其灵性,悟其真意,通其造化以除疾病,是故延寿莫大乎法象,变通莫神乎心意,象以道全,命以术延,道则為体,术则為用,性命双修之法门,尽在于斯 。”
武术的目的是克敌制胜。
伏羲画卦首明阴阳 取之身物卦象昭彰
阴康大舞民体健康 黄帝内经却病良方
道家吐纳禪定坐忘 孔言天命语极精详
汉氏华佗象理阐扬 五禽游戏俾人健强
象形取义道啟康庄 命以术延道以人昌
勿忘勿助至大至刚 精修性命云胡不藏
太极拳
太极拳。太是指大到无边。及源头探究到极限。太极拳就是研究至大至极的武。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拳乃是象形取意,是通过研究人体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整体与局部相生相克之至理,达到认识人体本体之目的的武。
太极拳的由来
太极拳的指导思想伏羲八卦,《黄帝内经》《周易参同契》
太极拳的形式渊源。大舞戏,内经按摩导引,五禽戏,导引吐纳术,内丹,禅,
太极拳源于武当山,为张三丰祖师创造,是武当武术的一项重要内容。什么是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是中国内家拳派武术。武当武术的宗旨是:以养生健身为主,以防身技击为次。用祖师张三丰的话说,就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练太极拳也是消去身体业障的一个法门而已。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延年为自利;益寿是利他。所谓延年益寿就是内丹外丹。仁者才能寿,利益别人自然长寿;明心见性,去除三毒自然可以延年。
太极拳的传承
张三丰,南传,北传。
太极拳的传承,在历史上主要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即: 张三丰——王宗——陈州同——张松溪,张松溪开创太极拳南派; 张三丰——云游道人——王宗岳——蒋发,蒋发开创太极拳北派。 南派保存张三丰的拳经较少,而张三丰的原式拳法也得到加工,形成松溪派的体系。 北派保存张三丰的拳经和早期传人王宗岳的拳经较多,拳法形式基本与张三丰原式相去不远。 张三丰作为太极拳祖师,创拳后云游天下多年,踪迹遍及大江南北,为其传拳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道教择徒十分慎重,传拳十分秘密,俗称“道不传六耳”,就是说道人授徒时不允许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般为单传。所以,在明朝太极拳的发展比较缓慢。一直传到张松溪和蒋发,太极拳才发展较快,出现了太极拳南派和太极拳北派。
静如处子,动如飞羽,柔如灵蛇,刚如猛虎.
以内丹为体、技击为用、养生为首、防身为要,以意领气、以气化神、以神还虚、以虚合道,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我们应该正常刚、扶世教、斥异端、摒乱贼、醒愚迷、著事应。
吾儒学问只讲“心”之一字。今人满身尘垢,终日洗脸,以面目难拚耳。学者满心尘垢,只是洁口,以口语易饰耳。吾辈学问,祗有事心一着最为第一。古之圣贤如太甲“顾諟天之明命 ”,奉若诏旨也;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敬若天神也。而今把一个“心”来被耳、目、口、鼻、四肢驱策如犬马,践踏如奴婢,男儿七尺之躯,不能为他做一些张主。这般胸次,发之言动,措之事业,纵有一二可观,也都是气质作用,聪明意见,安得尽合道理、协乎天则?遂令罪之,曰制心,曰治心,曰束心,曰降伏其心,亦可怜矣。心敢谁何而罪之邪?
今人发洪誓大愿,振萎靡之气,竖果确之心,扫除灵台,尊起天君,恭敬奉持,常若在目,无形之香火不灭,不言之瞻拜常勤,以毋自欺为董狐,以必有事为史鱼,一点一画不敢放过,一时一刻而意温存,勿以戒慎恐惧为桎梏,勿以怠惰荒宁为脍炙,于发愤忘食之中,尝乐以忘忧之昧,久则和顺于道德之中,优游于矩度之内,驯焉安焉,不觉束缚,自不散乱。
嗟夫!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有再生之我。悠悠一世,终成甚人?试一思之,可为恸哭!时当仲夏,岁序中分,过去日不可得,见在未来日犹属我之日月也。责因循志,就于今日;恨懒散身,莫恕一时。
寄去历日一册,以识中兴之功课;道脉一幅,以示传心之要法。老身一息尚存,亦不敢以襄蹇自弃也。残照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