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3.3纳米粉体团聚.pdf

格式:pdf   大小:68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3纳米粉体团聚.pdf

上传人:阳仔仔 2021/6/6 文件大小:6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3纳米粉体团聚.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纳米粉体的团聚
一、引言
• 纳米粉体具有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介电
限域效应等各种效应,使得它表现出强吸光能力、高活性、
高催化性、高选择性、高扩散性、高磁化率和矫顽力等特殊
理化性能,使纳米材料有着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独特性能和
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但是,在制备纳米粉体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纳米颗
粒的团聚。
-2-
二、纳米颗粒团聚的原因
1。颗粒细化到纳米级以后,其表面积累了大量的正、负电荷,纳米颗粒的形状极不规则,
这样就造成表面电荷的聚集,使纳米粒子极不稳定,因而易发生团聚。
2。纳米颗粒的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处于能量不稳定状态,很容易发生聚集而达到稳
定状态,因而发生团聚。
3。纳米颗粒之间的距离极短,相互间的范德华引力远大于自身的重力,因此往往相互吸
引而发生团聚。
4。纳米颗粒之间表面氢键、化学键的作用导致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吸引而发生团聚,
颗粒越细团聚就越强烈。
根据粒子彼此间相互吸附力的大小
由范德华力和库仑力所引起的,可以通过一些化学作
软团聚: 用或施加机械能的方式加以消除。
除了有范德华力和库仑力的作用,还存在化学键作用力,
硬团聚: 因此硬团聚在材料加工过程中不易破坏,会导致材料
性能变差。
液相法制备流程
液相法制备
超声
洗涤
干燥
煅烧
三、团聚形成机理
 纳米颗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团聚机理
a. 液体介质中团聚的主要原因是吸附和排斥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吸附作用大于排斥作用,颗粒团聚;反之,颗粒则
分散。
a. 目前较成熟的理论是颜恒维等人对DLVO理论的改进。
在考虑到范德华能和双电层作用能的同时,也把颗粒间作用与环境介质性质、
颗粒表面性质以及颗粒表面吸附层的成分、覆盖率、吸附强度等因素一并考虑
在内,其总势能可以用下式表示:
V V V V V
式中:---总作用能; T A R S ST
---范德华作用能;
---双电层作用能;
---溶剂化膜作用能;
---空间排斥作用能。
-5-
三、团聚形成机理
 干燥过程中团聚颗粒团聚的机理
此可看作固液分离过程,目前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1)晶桥理论认为,湿凝胶在干燥过程中,毛细管吸附力使颗粒相互靠近,
颗粒之间由于表面羟基和溶解—沉淀形成的晶桥而变得更加紧密,随着时
间的推移,这些晶桥相互结合从而形成较大的块状团聚体。
2)毛细管吸附理论认为,在凝胶受热吸附水开始蒸发时,颗粒的表面部分裸
露出来,而水蒸气空隙的两端出去,由于毛细管力的存在,在水中形成静拉伸
压强,毛细管孔壁收缩,从而导致硬团聚体的形成。
3)氢键作用理论认为,粉末颗粒仅靠氢键作用相互聚集,形成硬团聚体。
4)化学键作用理论认为,凝胶表面存在的非架桥羟基是产生硬团聚的根源,
当胶粒相互靠近时,其表面的非架桥羟基发生如下反应形成硬团聚:Me-
OH+HO-Me Me-O-Me + H2O
-6-
四、纳米颗粒团聚分散方法
表面改性的目的变相降低纳米粉体颗粒的表面
能,提高纳米粉体的稳定性。
表面改性
在ZrO2超细粉制备过程中pH值控制在9-11为宜;并且对溶液
进行强力搅拌可提高析出凝胶的均匀性,从而减少团聚的产
控制 值生。
pH 通过双电层之间库伦排斥作用使纳米粒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