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09 社工 2班石维嘉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1935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而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该法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 1965 年的社会保险法修正案为 65 岁以上的老者以及贫困家庭提供了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 1983 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社会保障改革委员会,负责解决财政短缺带来的危机, 对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项目进行了多处修改,提高了社会保险收益税收,并将社会保障的范围覆盖到联邦雇员。 2000 年通过的老年公民自由工作法案,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1951 年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983 年4月颁发的《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 要求集体所有制企业参照国营企业的有关规定并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建立集体所有制养老保险制度; 1986 年颁布的《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要求国有企业对新增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其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 2005 年 12 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城镇居民自此基本上覆盖在职工养老保险范围之内。? 555 ?完善的法律保障每次调整或改革联邦政府都建立起相应的立法作为保障,这使美国养老保险制度保持了很强的连贯性?.多层次广覆盖的制度框架以联邦政府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为主,公共部门养老保险和雇主养老保险为辅,个人退休账户养老保险作为有益补充的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架构?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美国不能走类似于西欧单纯强调国家责任的福利型社会养老保险之路,而是强调国家、单位和个人各方在养老保险中各自责任的统一。?.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高。不管是联邦基础保险还是公共部门养老保险和雇主养老保险,为了保值增值,可以采用购买政府债券、投资股票市场等方式进行资本化运作,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很高?.法律不健全,行政性较强立法跟不上实际需要的状况严重阻碍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使得一些行政部署因为没有法律依据而无法统一,具有很强的行政性?覆盖面窄、层次单一我国法定基本养老保险虽然覆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但缴费标准、管理部门、支付标准却各不相同,未能形成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缺乏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由于制度设计缺陷,对于制度覆盖范围内的人员,政府采取是大包大揽的政策,财政负担太重;而对于制度覆盖范围以外的人员,政府没有明确的资助政策,造成体制内的人享有养老保险的权利却没尽到义务,而体制外的人虽然尽到了缴税的义务却没有享受到养老保险的权利,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统筹层次低、资金运营方式单一——运行效率的对比?从收支平衡来看。??从制度建设来看。??从主要资金来源及融资模式来看??从管理部门来看。??.从基金的运营来看?美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统一的缴费率,不具有差异性,为人们的老年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了高效率;而且养老保险账户一般具有便携式的功能,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利于社会效率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尚无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在制度上的人为分割所造成的差异,既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公平,也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客观上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不利于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损害了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为分割农村和城镇居民,并使两方面在养老保险待遇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二元结构,显然也违背了公平原则。?坚持效率和公平并重原则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符合本国现实的制度,但并不是完美的制度,其缺陷表现在政府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对我国来说,在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时,既应学习美国重视市场作用和社会功能的合理做法,又要避免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作用不突出的问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以及社会的协调作用,保证公平。政府也要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基金进入市场,拓宽市场的渠道,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以促进效率。?进一步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突出政府在养老保险中主体地位的同时,需要政府引导人们降低对养老保险的依赖思想,使参保人意识到养老保险中个人应该承担的义务。如果收大于支,说明其本身的功能得到了发挥,也为社会效率打下了基础仍然是收大于支的,如 2004 年养老保险金收入为 5550 亿美元,减去养老金支出 4750 亿美元和管理费 43 亿美元,当年共有结余 750 亿美元我国的养老金早已入不敷出,并需要国家财政补贴。据预测:中均每年在 500 亿左右,到 2020 年的 16 年间,大约需要 9000 亿元左右。对于养老金的支出,到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