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播音主持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播音主持教案.doc

上传人:小雄 2021/6/7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播音主持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播音主持教案
准确规范
播音吐字应准确规范,这是首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因为我国的语言传播工作,同 时还承担着向全民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责任。要做到准确规范,就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发音, 每个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都要准确无误。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努力提高发音质量,改正 那些一般人不易察觉的细小的发音问题,取得比人们日常口语更好的效果。可以说,播音吐 字所要求的准确规范比一般人所理解的要更为严格和精细。
清晰集中
字音清晰是播音吐字的又一明显特点。清晰的播音吐字具有良好的穿透力。吐字清晰以发音 准确为基础,但准确并不能代替清晰。清晰的吐字建立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音技巧之上, 而不是提高音调或加大音量所能奏效的。发音集中可提高字音的清晰度一这也是积极的发 声状态的反映。同时,声音集中还便于话筒吸收,提高发声效率。在使用小音量或播讲环境 较为开阔、嘈杂的情况下,发音集中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圆润饱满
吐字既要准确清晰,又要圆润饱满,前者关系到"字正”,后者关系到“腔圆”。圆润饱满, 就是要有比较丰富的泛音共鸣,使字音悦耳动听。这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我国传统说唱中 的所谓“吐字如珠”,就是对吐字圆润饱满的形象描绘。当然,“腔圆”也好,“珠圆玉润” 也好,都是形容字音的优美动听,但必须注意的是,圆润是以字音准确清晰为前提的,不可 为追求声音优美而损害了字音,不能因为追求“形”而丢了 “神”
流畅自如
字音只有进入语流才能传情达意。播音吐字必须灵活自如,轻快流畅,才有助于表达。如果 字音咬得过死,一字一板,不仅雕琢痕迹明显,听起来不自然;而且还会使语流滞涩,影响 语言表达的顺畅。日常生活当中的说话有起伏变化,播音吐字也要遵循生活语言的规律:疏 密相间,错落有致,该强则强,当弱则弱。这样,语言才能像水一样流动起来一水的声音 听起来总是悦耳的。
吐字流畅自如与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看似矛盾,其实是相互统一的。准确、清晰、圆润是 就整体而言的,它们构成了播音吐字的基本特点;但是作为“说”的语言艺术,播音需要使 语言尽可能自然流畅,贴近生活。如果每个字都保持同一发音方式,都要达到同一标准,那 么,播音语言就会成为一种脱离生活的“字话”。而为了避免沦为“字话”,就非常需要在 播音实践中强调吐字应该富于变化,要根据表达需要的不同而“活用”,克服由于片面认识 造成的吐字刻板僵死的吐字方式
二、基本技巧
广播播音吐字有多种技巧,熟练掌握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一个合 格的播音员得掌握以下吐字技巧:
字头有力,叼住弹出
从语音角度看,字头包括声母和韵头。韵头和声母结合得十分紧密,直接影响声母发音 时的唇形,韵头是声母到主要元音(字腹)之间的过渡性成分,因此要注意“四呼”(即开口呼、 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对声母的影响,发音时做到声母加韵头一步到位。
字头发音又称“出字”,一般要求成阻有力,除阻轻捷。所谓“叼住”,是指声母的成 阻部位要准确,又要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形成有力的阻气、蓄气。叼字的力量应集 中在唇舌的纵中部,而不能满口用力。所谓“弹出”,是指声母除阻要轻捷,具有弹动感, 不粘不滞,不拖泥带水,不使拙劲。
就像“叼”字本身所体现的那样,“叼”要用巧劲儿,叩禽字如口禽虎”,不能过松或者
过紧。叼住了,才能弹发有力,并带动整个音节,使之响亮清晰。字头发音口腔相对闭合, 具有阻气、蓄气作用。如果叼字无力,气息会大量流失,影响到字头和整个音节的力度。但 如果叼字过死,也会使发音显得笨拙。所以,字头成阻和除阻的力量既不可过大,也不可过 小。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字头发音时强调“叼”的感觉,并不能把“吐字”简单地理解为 “喷吐”,过分向外用力。只有“叼”才能和取气、共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照搬说唱艺术 的“喷口”,容易造成字散、声塌、气竭等问题。
2字腹饱满,拉开立起
字腹在整个音节中明显突出:一方面,它作为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开口度最大,因而比 较响亮;另一方面,它的发音较完整,持续时间较长,给人的听感显著。一个音节的发音能 否达到“玉润珠圆”,与字腹有密切关系。
"字腹饱满”指的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发音清晰、共鸣充分,字音随着口腔的由闭到开 好像“立” 了起来,因而又称“立字”。“拉开”,指字头“弹出”后应迅速打开口腔,使 气流在口腔内形成较丰富的泛音共鸣。口腔开度要大,应有竖着展开的感觉。“立起”,指 主要元音的发音要占据足够的时间,使其响亮、圆润,在听感上形成字音立起来的饱满感。 结合声束向硬腭前部的流动冲击,有字音“挂”于上腭的感觉。“立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 在一个音节里突出字腹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字腹的发音是在滑动中完成的,即使是单韵母,其发音动作也要在本音 位范围内做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