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肝肾论治卵巢早衰刘浩 201270202056 摘要: 卵巢早衰的发生涉及了中医的多个经络脏腑系统, 造成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卵巢早衰,但以肝肾的气血阴阳失调为主要特征。关键词:卵巢早衰;中医药疗法;肝肾;病因病机学。卵巢早衰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女性,在 40 岁之前出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卵泡刺激素(FSH(LH ,的综合。 30 。卵巢早衰的发生涉及了多个经络脏腑系统, 造成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紊乱, 导致卵巢早衰, 但以肝肾的气血阴阳失调为主要特征。 1. 肾与天癸、冲任的关系中医认为“肾藏精, 主生殖, 为先天之本。”肾气是女性生理活动的根本,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征是肾气自然盛衰的反映《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日“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气充盛,肾的阴阳平衡,天癸才能泌至,冲任二脉才能通盛, 经血方能注入胞宫成为月经, 胞宫才能受孕育胎。故《傅青主女科》有日:“经水出诸于肾”。天癸禀于先天,受肾气盛衰支配,随肾气消长变化而变化。肾气初盛天癸亦微,肾气既盛,天癸蓄极而泌,冲任通盛,月经来潮并具有生育能力,故《医宗金鉴》日: “天癸,月经之源。”肾气渐衰,天癸亦渐竭,月经停止潮至,生育能力丧失。由此可知, 天癸是由肾所藏泄的一类精气, 它来源于先天之肾气, 有赖于后天水谷之精微的滋养, 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作用。可见肾主生殖主要由天癸来表达。近代医家认为,天癸是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其作用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的强弱和生殖能力,其职能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相一致;天癸具有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类激素效应, 包含神经、内分泌等多种调节机能; 因此, 天癸相当于垂体、卵巢或睾丸分泌的多种促性腺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 2. 肝与肾、天癸的关系肾主生殖是通过天癸来实现的, 天癸虽受肾气盛衰的支配, 但与肝亦有密切联系。肝主疏泄, 天癸虽藏于肾但其按时溢泄则有赖于肝气的疏泄条达。肝肾的疏泄封藏协调、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使天癸的周期变化正常, 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肝与肾、天癸的关系表现在肝血与肾精的相互转化上,肝的疏泄依赖肾精的资助而充实。若肾精不足,天癸匮乏,肝血亦虚,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血能化精和养精,肾中生殖之精依赖肝血化生之精来补充。若肝血亏虚, 天癸减少, 则其生殖机能减退。所以肝与天癸有密切联系, 故有“女子两先天(肝肾)”、“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金· 刘完素有云:“天癸既行, 皆从厥阴论之。”天癸既行, 女子进入全面成熟阶段, 此时肾气充盛, 机能发达, 但要保证经、胎、产、带、乳生理功能的正常, 必须在各功能系统平衡协调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而肝在维持脏腑之间、经络气血之间以及精神情志等方面的相对平衡协调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故有“天癸既行,肝为女子主令之官”之说。肝为冲脉之本, 受五脏六腑之血而贮之, 司血海而调节机体的血量分布,并与肾精乙癸同源,相互滋生,不断地化生补充肾精,而且随三焦之气下注血海,参与月经的形成。故经水量之多少,期之长短,行止之规律以及胎孕的供养、乳汁的生成等, 无一不与肝藏血的功能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