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登革热50612.docx

格式:docx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50612.docx

上传人:aluyuw1 2016/6/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5061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病因 1.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 1 日至发病后 3 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 3 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抗体,可能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 传播媒介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 易感性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2临床表现潜伏期 2~ 15 日,平均为 6 日左右。 1. 登革热(1 )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 39 ℃以上,一般持续 2~7 日,热型多不规则, 部分病例于第 3~5 日体温降至正常, 1 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 眼眶痛, 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 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2) 皮疹于发病后 2~5 日出现, 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 渐次延及颈和四肢, 部分患者见于面部, 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 稍有刺痒, 也有在发热最后 1 日或在热退后, 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 3 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3) 出血于发病后 5~8日, 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 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出血等。(4 )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5) 其他可有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 完全恢复常需数周。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 3~5日, 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 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2. 登革出血热(1) 休克一般发生于病程第 2~5日, 持续 12 ~ 24 小时, 患者烦躁不安, 四肢厥冷, 面色苍白, 皮肤出现花纹, 体温下降, 呼吸快而不规则, 脉搏微弱, 脉压进行性缩小, 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 4~ 10 小时死亡。(2) 出血出血倾向严重, 有鼻出血、皮肤出现血大批淤斑, 呕血、便血、咯血、血尿、***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3检查 1. 常规检查(1) 周围血象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 至出疹期尤为明显;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 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 有异常淋巴细胞, 退热后 1 周血象恢复正常。(2 )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 2. 病毒分离取早期病人血液, 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 C6/36 )、分离病毒后须经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 3. 血清免疫学检查用 ELISA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 IgM 抗体, 阳性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明确诊断。若在患者的血清中检出登革病毒抗原,亦可作为明确诊断依据。 4. 反转录“ RT-PCR ”检测患者血清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