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文化“畸人”徐渭.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畸人”徐渭.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畸人”徐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化“畸人”徐渭文化“畸人”徐渭明正德十六年( 1521 ) 二月初四日, 一颗艺术巨星在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观桥大悲庵东升起。他的大名是徐渭。徐渭字文长,别号有田水月、天池山人、青藤道人等。现在绍兴市内离秋瑾故居不远处的前观巷大乘弄有一个清幽雅致的“青藤书屋”, 是徐渭幼年读书处。在“几间东倒西歪屋”的檐下,有一个小小的水池,池畔有青藤一株,使人联想到徐渭的别号。徐渭是一位艺术奇才。他的诗、文、书、画卓然自成一家, 而且还会写剧本。无论从艺术学的哪个方面观察, 徐渭都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徐渭自称为“畸人”。他在七十岁生日时, 作诗说:“桃花大水滨, 茅屋老畸人。”(《答沈嘉则二首次韵》) 徐渭自己编了一部年谱也叫《畸谱》。何谓“畸人”?《庄子· 大宗师》云: “畸人者, 畸于人而侔于天。”就是说这种人与社会格格不入, 却能顺天道而合自然。说得通俗些, 畸人也就是奇人。若论徐渭生平境遇之坎坷和艺术成就之奇绝,在明代文坛上确实数不出第二个。正式入胡宗宪幕府做“师爷”徐渭自幼聪慧异常。六岁启蒙, 九岁便学作八股文, 但他读书求官的道路坎坷无比。徐渭的家庭是不幸的。他的父亲, 官做到夔州府同知, 在徐渭出生后百日就去世了。徐渭的生母是他父亲续娶妻子苗氏的丫环。嫡母苗氏对徐渭十分宠爱,却在徐渭十岁时把他的生母逐出家门。徐渭二十一岁入赘潘家。妻子十四岁时和徐渭结婚, 十九岁时就病故了。徐渭异母所生的两个哥哥, 比徐渭大二十多岁。两位兄长先后病故, 都没有子嗣, 按理徐渭可以继承他们的遗产, 但因为他已经入赘潘家,所以打官司败诉,徐渭变得无家可归。徐渭自幼聪慧异常。六岁启蒙, 九岁便学作八股文, 但徐渭读书求官的道路坎坷无比。从二十岁成秀才, 直到四十一岁, 一连八次考试,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都没能中举, 最终也没能得到做官的资格证书。没有科举功名不等于没有真才学,更不等于没有真本领。当时的文学家茅坤、唐顺之等就非常欣赏徐渭的诗文。嘉靖年间, 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徐渭生平喜欢阅读兵法, 参加了绍兴府的保卫战, “尝身匿兵中, 环周贼垒, 度地形为方略, 设以身处其地, 而默默其经营, 笔之于书者亦且数篇”,(《拟上督抚书》) 因此为浙江巡抚胡宗宪所赏识。胡宗宪诱杀汪直等战功,可能都有徐渭的计策。嘉靖三十八年徐渭正式入胡宗宪幕府做“师爷”。此时的胡宗宪已是总督浙直福建军务都御史, 权倾一时, 威震东南。据袁宏道《徐文长传》说, 胡宗宪聘徐渭做幕客时, 徐渭提出一个条件, 要求胡宗宪待之以宾客之礼, 允许他随时可出入总督衙门。胡完全答应。徐渭在胡宗宪幕下, 主要的工作是起草文书, 也参谋军事。徐渭没让胡宗宪失望。胡宗宪把所得的白鹿献给皇上, 徐渭代写的一篇《代初进白牝鹿表》送到朝廷,嘉靖皇帝“大嘉悦”。胡宗宪因此升俸一级,即更加器重徐渭,“一切疏记皆出其手”。徐渭的辛苦也得到相当丰厚的报酬, 比如他代胡宗宪作了一篇《镇海楼记》, 即得到胡宗宪二百二十两酬金,在绍兴营造了一处园林式住宅,取名“酬字堂”。徐渭以自己的智慧获得劳务报酬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上的痛苦。他在胡宗宪幕府中写了上百篇文章,有的表现了有价值的思想, 大多数的文章却是奉命写作的应酬文字,徐渭自己很惭愧地称之为“大谀”的货色。比如, 他曾代胡宗宪一连几次给最大的贪腐集团头子严嵩写感谢信和生日祝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