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手术室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程内镜护士职责.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术室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程内镜护士职责.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21/6/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术室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程内镜护士职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住院部手术室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手术室内镜清洗消毒要合理分区:应分为清洁区、检查区、清洗消毒区等,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与消毒应分开进行。
使用合格消毒液与消毒器械,并应按规范使用、检测与登记。
严格遵守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原则:
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膀胱镜、必须灭菌;
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如支撑喉镜、鼻内窥镜等,应当进行高水平消毒。
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严格按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进行。
规范清洗、消毒及使用内镜诊疗相关用品:吸引瓶与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等。
工作人员在操作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住院部手术室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
水洗: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内镜及附件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洗后擦干。
酶洗:将水洗后且擦干的内镜与附件放入酶洗槽中浸泡。
清洗: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10分钟。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消毒:一般病人用2%碱式戊醛浸泡10分钟以上(泡前内镜要擦干水分、各孔道用注射器注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消毒)即可;
灭菌:2%戊二醛浸泡10小时以上,灭菌后的物品按无菌物品储存。
冲洗与干燥: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道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储存: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其它:清洗槽、酶洗槽充分刷洗后,用500ml/L含***消毒剂擦拭。
住院部手术室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登记制度
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使用内镜及附件编号、消毒开始时间、消毒结束时间、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消毒剂浓度必须每天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记录。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菌落数)/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监测合格。
监测方法: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