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血液系统知识点.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液系统知识点.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液系统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十一单元贫血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 120g/L 、成年女性低于 110g/L 、妊娠期低于 100g/L ,可诊断为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个都降低才是缺铁性贫血( 80、 26、 30) ,其他的浓度都正常。原始红细胞(铁、叶酸、维生素 B12 、肾促红细胞生成素)脾脏内凋亡。体格检查重点注意肝、脾、淋巴结肿大。大细胞体积大, 小细胞浓度低。缺铁性贫血:贮存铁缺乏→红细胞内缺铁→缺铁性贫血,三者总称为铁缺乏症。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总铁结合力: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转(运)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亚铁=亚铁血红素+珠蛋白=血红素(缺铁时总铁结合力、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是增加的)。血清铁蛋白是反映机体铁储备的敏感指标。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均减少是诊断 IDA 的可靠指标。骨髓网状细胞中的铁称含铁血黄素或细胞外铁,直接反映贮备铁的情况,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称细胞内铁, 反映铁利用情况。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反甲、异食癖。鉴别: (细胞外铁(储存铁)增多) 。都是血清铁及铁蛋白增高。补铁:5~ 10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1~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待血红蛋白正常后,需继续服药 3~6 个月,补足体内铁贮备。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和或 VitB 12缺乏引起的贫血。参与细胞核 DNA 的合成,一种全身性疾病。 VitB 12 与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后于回肠末端吸收。贮存部位:肝脏。巨幼变的细胞大部分在骨髓内未成熟就被破坏称为无效性造血→原位溶血→血管外溶血。临表:神经系统:肢端感觉麻木。消化道症状:舌乳头萎缩( 镜面舌) 。血象:严重时三系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 ;(虫子)。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 体征: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肝脾不肿大。骨髓象:三系减少被脂肪组织替代。重症再障:中性粒细胞 ~ × 10 9 /L ;极重型再障:中性粒细胞< × 10 9 /L;慢性再障:未达以上标准,病史较长,进展缓慢。 :环胞菌素。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寿命缩短)。 :(1)红细胞膜异常:遗传(球形) ,阵红(补体)( PNH )。(2 )红细胞酶的异常: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 G6PD )缺陷症(蚕豆)。(3 )血红蛋白的异常:海洋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 : (1)免疫因素:自免(抗体)、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遗传(球形,脆性,膜,管外),阵红(管内,酸性,补体),自免(管外, 抗体 Coombs 酷吧)。 :于血型不合输血、阵红,伴游离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 :脾脏,遗传和温自免,可脾肿大,无血红蛋白尿,无游离血红蛋白。( 阵红管内,遗传自免管外) 。确定溶血的证据: 1. 红细胞寿命缩短。 ,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红系增生,粒:红比值明显减低。以上 3个只要是溶血就有。 :血红蛋白血症(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含铁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