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乡愁》教学设计[52].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愁》教学设计[52].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21/6/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愁》教学设计[5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愁》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第三课
唐县羊角乡上苇中学 绳永浩
一、教学目标
,品味诗作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感情。

《乡愁》诗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浓厚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有没有三五天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二)了解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被称为乡愁诗人。
  1949年去台湾当时年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已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70年代初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时他说︰ “随着日子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可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 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3 .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 齐读
  (四)品味乡愁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托物寄情~~创设意象
乡愁之美
小组合作:诗歌很美,你认为这首诗歌美在哪里?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示范: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五)小练笔
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六)总结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