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乡愁》教学设计
南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2、感知诗歌内涵,品味诗的语言美和音乐美。
3、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和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诗歌的领悟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乡愁》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读几遍基本都能理解诗歌内容,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因此,我把本课教学分为“读乡愁、解乡愁、赏乡愁、写乡愁、背乡愁”五个环节,通过这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一步步加深。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感悟、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2、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导语:“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描写乡愁的诗、词、曲的名句有哪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漂泊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石室之死》、《听听那冷雨》等。
读乡愁 
优美的诵读能激起我们的感情共鸣,用心聆听会让我们如痴如醉。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师生讨论明确:
语调——深沉 语速——低缓 感情——深挚
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请大家小组讨论如何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小组展示朗读效果。
多媒体播放影音,欣赏《乡愁》的配乐诗朗诵,注意认真倾听朗诵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情感等,全班齐读。
听了大家充满情感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品一品《乡愁》,下面老师给大家示范配乐朗诵。(播放配乐,朗诵)优美的诵读犹如一杯美酒,越品越浓,大家想不想自己也深情的配乐读一遍呢?(邀请一两个学生配乐朗诵)
解乡愁 
,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明确:时间顺序,从每小节的第一句可以看出。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
明确:母子之别(生离)
夫妻之别
母子之别(死别)
家国之别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在作者眼里,乡愁都是什么?
明确:思乡,对祖国的思念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
明确: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不一样。
邮票——母子情
船票——夫妻爱
坟墓——哀母情
海峡——恋国情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