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翡翠籽料的形成和产出特征翡翠的原石一般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从翡翠矿脉中开采出来的没有风化外皮的山料, 另一种类型是从河床、山坡和砾岩中开采出的具有风化外皮的翡翠砾石, 称为仔料, 仔料不仅产量比山料多, 而且质量比山料要好, 可以出现有高档玉料, 而山料一般只出产中下档的玉料。山料因为没有风化的外皮,从表面即可以观察到翡翠质地的好坏,而且表里如一,较易于判断整块山料质量的高低, 仔料则与山料相反, 内部质地的好坏、绿色的多少往往都无法直接观察到。但是, 翡翠仔料的风化外皮上存在揭示其内部质地的线索, 外皮上的某些特点与翡翠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因素有内在的联系, 正确地认识和识别翡翠仔料外皮上的这些标志, 是了解和判断其内在质量的基础。但是, 仔料内在质量与外皮特征的关系非常复杂, 并且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至今尚无人可以完全把握, 故又有行话说“玉石无专家”。由于翡翠仔料的评价非常困难, 风险巨大, 故形象地把翡翠仔料称为“赌石”, 买卖仔料如同一场赌博, 决无完胜的把握。 1. 仔料及其外皮的形成翡翠矿脉一但出露地表, 所处的环境条件与其形成时的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组成翡翠的各种矿物, 在水、空气、温度的作用下, 发生氧化和水解等作用转变其它的化合物, 矿脉也会发生崩析, 分离出大小不一的石块, 并在重力和水力的作用下, 离开原地, 经过磨蚀滚圆, 形成大小不一的砾石, 沉积在河床、山谷等盆地内形成砾石或砾岩。翡翠矿脉在地表所经受的这一系列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翡翠经受化学风化作用的程度除与气候条件有关外, 还与翡翠的矿物组成、所处的地表环境有关。在组成翡翠的矿物成分中硬玉较为稳定, 钠长石、角闪石较不耐风化, 较易发生水解和氧化作用, 而形成褐铁矿、高岭土等。所以钠长石、角闪石含量高的原矿在风化过程中较难保存下来。风化作用首先侵袭翡翠原矿的表层,并形成风化外皮。 2. 仔料的产状和类型缅甸翡翠仔料的产状可分为 3 种类型: 残坡积型、第三纪砾岩型和现代河流冲积物型, 其中第三纪砾岩中的翡翠矿床是最重要的, 因为它不仅是开采的对象, 而且还为残坡积和现代河流冲积矿床提供翡翠来源。另一种残坡积矿床是与翡翠矿脉有关的, 是矿脉在风化作用大,崩裂下的碎块,残留在原地或流落到不远的坡脚处,这种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