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寒露已过深秋来临.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寒露已过深秋来临.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1/6/1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寒露已过深秋来临.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寒露已过深秋来临,养生保健至关重要
八天长假天气很完美,阳光一路相伴,几乎让人忘记快到深秋季节了。节后上班首日的 5
时 12 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7 个节气 “寒露 ”到来。寒露以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正如
谚语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 ,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继续穿凉鞋了,所以,大家可以把凉
鞋、短袖等洗干净并收拾起来。关于寒露的****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装等。
从古到今,寒露对于辛苦了一年的农民来说都是一个喜悦的、丰收的节气。每年 10 月
8 日或 9 日,当太阳到达黄经 195 度时为 “寒露 ” ,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
古人把 “寒露 ”称为 “秋收节 ” ,有谚语为证 ——“ 寒露时节人人贮,种麦、摘花、打豆场 ”、 “寒
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深秋天寒, 雀鸟都不见了, 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
很多蛤蜊, 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 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时,菊
花已普遍开放。寒露时节,万物随着寒气的增长,逐渐萧条衰落。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也
逐渐转变, 阳气渐退, 阴气渐盛。 在养生方面, 我们要使体内的生理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根据四时养生中强调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原则,寒露时节必
须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
金秋之时, 燥气当令,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阴, 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
干、鼻燥、 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具体地
说,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 根据个人的情况, 适当多食甘、 淡、 滋润的食品, 既补脾胃,又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继 “白露身不露 ”之后, 又到了 “寒露脚不露 ” 的时节。 与白露相比 ,寒露的寒意光从字面上
就更进了一步。古人把露作为天气转凉的表征。每逢 “寒露 ” ,家庭主妇们可以把家中所有的
凉鞋洗洗刷刷全部收起来,防寒从脚部开始。另有谚语云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夏天
的短袖也可以洗净收纳,来年再穿。
每年寒露节气都会买螃蟹蒸着吃。俗话说 “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 ”,天
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 “正 ”了。 “九月团脐,十月尖 ”,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
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 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不过, 现在正是柿子最好吃的季
节,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寒露 ’时节的很讲究养生,这时候容易出现秋燥症状,要多吃些梨、银耳、百合等,早
晨起床后喝杯蜂蜜水。 此外, “精神调养 ”也不容忽视, 由于气候渐冷, 日照减少, 风起叶落,
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 易产生伤感的忧郁心情, 因此要保持乐观豁达之心。 8日 天气由凉转寒, 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 也就是
“秋乏 ” 。保证充足睡眠、多食碱性食物和适当多运动可驱 “秋乏 ”。
寒露时节,秋高气爽,气候宜人,许多人都会感到四肢无力,懒动懒言,睡眼蒙眬,干
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 人的皮肤湿
度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