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评价能力建设
第1页/共67页
有关标准制定的一些基础概念
把连续变量转变成离散变量,建立污染物浓度和人体健康的等价关联.
多个项目\点位\时段综合
第2页/共67页
危害
浓度
单点\单个污染物\固定时间的不同空气状态优劣容易比较------直接比较浓度高低即可.
第3页/共67页
危害/健康风险
浓度
不同浓度-危害影响曲线对标准制定的影响: S型曲线易于给出普遍接受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
第4页/共67页
有关监测的一些基础概念
监测点位设置应和评价目的有关,我们在今后一段时期的评价目的可有3类,一是反映公众关心的敏感点作为公众信息用;二是反映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状况,为政府管理考核用;三是判别区域空气污染输送,为污染控制决策作依据。
对于目的1,应根据公众关注的热点设置,但监测值不一定参加全市评价考核。对于目的2,理论上,,相对于其他污染物监测点可适当少些,但做为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点,应该是越多越能准确代表其整体空气质量,以前由于我国财政投入少,现行监测点位偏少,现在我国经济条件许可了,,因而,其点位布设可参照PM10现行要求布点。对于目的3,今后需要研究在何处设点才能有效地鉴别区域空气污染输送量
第5页/共67页
浓度
监测浓度
监测的任务就是在有限的监测点上监测数据,并用这些数据估计给定分辨率下的实际空气质量分布状况或区域整体的统计状况.
监测数据与客观实际比较
第6页/共67页
地面网络
立体网络
第7页/共67页
浓度
距离
浓度均匀可少点,变异大则点多。城市点密,区域次之,背景最稀疏。
点位可稀疏
点位可稠密
第8页/共67页
有关评价的基础概念
第9页/共67页
统计指标:各百分位数的误差置信限
点位代表性目标.
第10页/共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