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登革热48801.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48801.doc

上传人:yixingmaob 2016/6/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4880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 高热, 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本病于 177 9 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 186 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病原学登革热病毒属 B组虫媒病毒,现在归入披盖病毒科( togaviridae ) 黄热病毒属( flavivirus )。病毒颗粒呈哑铃状( 700 × 20--40nm )、棒状或球形( 直径为 20--50nm )。髓核为单股线状核糖核酸( RNA )。病毒颗粒与乙型脑炎病毒相似, 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 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 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登革病毒可分为 4个血清型, 与其他 B 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登革病毒在 1~3 日龄新生小白鼠脑、猴肾细胞株、伊蚊胸肌及 C6/36 细胞株内生长良好, 并产生恒定的细胞病变。但接种猴子、猩猩和其他实验动物, 不产生症状。登革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 -70 ℃可存活 8 年之久; 但不耐热, 50℃、 30min 或 100 ℃、 2min 皆能使之灭活; 不耐酸、不耐醚。用***、紫外线或 % 福尔马林可以灭活。编辑本段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 6~8 小时至病程第 6 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 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 10倍, 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 1/3 , 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传播媒介伊蚊已知 12 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 即可获得感染, 病毒在蚊体内复制 8--14 天后即具有传染性, 传染期长者可达 174 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 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1980 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 3 个月,最大 86 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 20 岁以上的居民, 100% 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也有 1 年以上免疫力。同时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其他 B 组虫媒病毒, 也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如登革热流行后,乙型脑炎发病率随之降低。 2 流行特征 1. 地方性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 均可发生地方性流行, 在城市中流行一段时间之后, 可逐渐向周围的城镇及农村传播, 在同一地区, 城镇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2. 季节性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在气温高而潮湿的热带地区, 蚊媒常年繁殖,全年均可发病。我国广东、广西为 5~ 10 月,海南省 3~ 10 月。 3 .突然性流行多突然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慝十余年之后突然发生流行,我国 40 年代在东南沿海曾有散发流行,至 1978 年在广东佛山突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