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登革热50612.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50612.doc

上传人:yixingmaob 2016/6/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5061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革热病概述登革热( dengue fever )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 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本病于 1779 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 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 1869 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20 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于 1978 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 1979 、 1980 、 1985 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病因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 6~ 8 小时至病程第 6 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 10 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 1/3 ,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 但作为传染源, 尚未能确定。传播媒介:伊蚊,已知 12 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 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 即可获得感染, 病毒在蚊体内复制 8--14 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 174 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 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1980 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 3 个月,最大 86 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 20 岁以上的居民, 100% 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症状一、典型登革热(一)典型登革热 1. 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 24小时内可达 40℃。一般持续 5~ 7d ,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 部分病例于第 3~ 5d 体温降至正常, 1 日后又再升高, 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 全身毒血症状发热时伴全身症状, 如头痛、腰痛, 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 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 .皮疹于病程 3~ 6 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 多有痒感, 皮疹持续 5--7 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 出血 25~ 50% 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 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5 .其他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 1/4 病例有肝脏肿大及 ALT 升高, 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二) 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 短期发热, 全身疼痛较轻, 皮疹稀少或无疹, 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 容易误诊或漏疹。(三) 重型登革热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 但于 3~ 5 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