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边城》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边城》教案.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6/1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边城》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宁市第二十四中学 梁茂芬
教学目标
1、认识作家笔下湘西独特的风景美、风俗美。
2、熟悉基本情节,了解翠翠的心理发展历程。
3、体会翠翠的形象美,并进一步挖掘小说中的人性美。
4、揭示沈从文小说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仅仅节选了三章,加上“草灰蛇线”的情节特点,这就给学生带来了情节理解上的障碍;同时主人公翠翠心理层次的渐次展示,也使得学生难以把握其心理特征。故教学难点确定为:熟悉基本情节,了解翠翠的心理发展历程。
从《边城》的写作意图来看,作者要展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故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翠翠的形象美,并进一步挖掘小说中的人性美。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小说篇幅较长,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多,就容易失之琐碎,因此设计了一些开放性较强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2、朗读法。沈从文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散文化的特点,所以在分析讲解的同时,还要及时让学生反复朗读一些精彩语段,以体味语言中的意境美。
教学思路及过程
创设情境
讲述《边城》凄美的爱情故事。
二、检查预****积累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黑黝黝 埋怨 涎皮 莞尔 胡诌 信口开河 张冠李戴
三、切入点及主线
为了克服小说教学中通行的对“三要素”进行条分缕析的肢解弊端,我尝试着从文本中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翠翠的“梦”(3-5节,29-32节,88节)。第一个梦和第二个梦,可以分别概括为“逃之梦”、“美之梦”,而第三个梦,先不急着概括,等最后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了再说。弗洛伊德说过:“梦是愿望的达成。”小说的一切隐秘,皆存在于这几个梦里。几个梦串连起来可以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揣摩起来可以洞见翠翠微妙的心理变化,挖掘起来可以领会翠翠的形象美和沈从文笔下人物的人性美。总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切口可以透露了无限的信息。而要解开翠翠的梦,则又可以从翠翠梦中的“一把虎耳草”和温馨夜幕下的月光切入。因此,教学的主线可以作如下的概括:
浓情恋歌:一把虎耳草·两缕月光·三个梦
翠翠的梦:逃之梦、美之梦、爱之梦
四、讨论“一把虎耳草”
1、在节选的课文中有一个意象反复出现了六次之多,那是什么?请找出来。
2、小说中“虎耳草”反复出现有什么深刻含义?
①“虎耳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学生查词典明确:“虎耳草”俗称金钱荷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分枝细长如丝状,紫红色,叶子略呈圆形、肾状、心形,有长柄,叶子背面带红色,花白色,圆锥花序。茎和叶子的汁,中医用来治中耳炎、冻疮等。
②从“虎耳草”叶子的形状、花色,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虎耳草”是纯真少女翠翠纯洁爱情的象征,是翠翠情思的象征和寄托。
五、讨论:“两缕月光”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月光的地方。
2、师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月光的文字,体会沈从文小说语言的美。
3、学生说说沈从文笔下的月光有什么样的特点。
讨论明确:⑴如银子,皎洁;⑵清光,极其柔和。
4、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如此皎洁、柔和的月光?
引导学生从月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体会湘西的自然美、风景美以及在如此美的环境下人物的心灵的纯洁与躁动。
六、讨论翠翠的三个梦
(一)请学生找出翠翠的三个梦。
(二)讨论翠翠的第一个梦————逃之梦:驿动的心
1、翠翠第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