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现实主义在今日之中国电影.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实主义在今日之中国电影.docx

上传人:2072510724 2021/6/1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实主义在今日之中国电影.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现实主义在今日之中国电影
周涌
2012-7-31 11:17:27 来源:电影艺术
“又是‘现实主义‘! ”
“看到这样的论题,或许多少会令人感到腻味。”
温儒敏先生在撰写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 变》时,发此感慨。“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现实主义’这个词是用得太 滥了,几乎成了鉴别一切创作得失的‘标尺’……现实主义的疆域被无限地扩大, 它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或创作方法的特定内涵也就模糊乃至消失了, 现实主义就不
成其为现实主义了。”①当然,还有另一重温先生没有提到的原因:在中国,乃 至世界,“现实主义”似乎也已经是一个被“过度研究” 了的论题。相关的理论 著述,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不为过。即便在理论和创作研究都远不如文学充 分的电影研究中,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关注也几乎覆盖了整个百年中国电影发展 史。从左翼现实主义电影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到“文革”电影的“伪现实主义”, 再到新时期电影现实主义的“回归与深化”。后来者大约是无法找到可使自己的 研究“填补空白”的落脚点了。这似乎也让“现实主义”成了一个让人望而生腻 的语汇。
那为什么还要说“现实主义”呢?
是因为百年中国电影创作乃至百年中国文艺和社会历史的发展都铸定了现 实主义课题的重要性。如果对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历史没有完整清晰的认识, 就
不可能了解中国电影为何会呈现出今天的面貌。 而无论你对电影创作与社会、与 现实的关系如何认知,持什么观点,追随怎样的理论流派,你“都很难绕开现实 主义不谈,都必须对现实主义传统‘表态
‘。"(温儒敏)即便在现实主义早已 丧失了它钦定一尊、君临天下的至高地位,甚至已被许多人不再当作“主流”的 今天,我们可以不谈“主义”,不谈“流派”,但对现实、对社会人生的关照和 表现,仍是评价一部作品的价值最为重要的标尺。
如果把19世纪中期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看作是现实主义的真正发韧的话, 到今天,现实主义文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现 实主义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其内涵日益丰富和复杂,并逐步发展为一个成熟的 文艺理论谱系,包含了多种理论、学说和观点,如古典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革命的现实主义)和心理现实主义等。这些理论都有着它 形而上的和方法论上的支撑和信念,如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对古典现实主义的支 撑,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革命的现实主义)的 巨大影响等。这些信念给现实主义的多种理论带来了不同的鲜明特征, 如古典现
实主义是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精确发现和描绘,而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则是在 历史发展中真实地反映社会本质。但无论如何发展, “现实主义”概念最本质的
三个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仅仅是涵盖面上的不同。
那到底什么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概念有三方面的涵义:第一,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精神,这种 精神要求创作者正视社会现实,直面人生;第二,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手法,它 是指在作品中真实地反映生活;第三,现实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或创作流派, 它 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文学。《俄国文学史》、《辞海》中都有对“现实主义” 概念的经典定义,而高尔基、恩格斯亦对此概念有过经典判断。这些经典定义,
首先强调的都是现实主义忠实于客观现实的真实性,而“真实”也正是现实主义 文艺的首要特征。“现实主义”所主张的真实性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是指艺 术描写上的逼真性和客观性,另一层面则是指一种符合事物和历史发展规律在本 质上的真实性或是真理性。然而,现实主义所提倡的,绝不是那种不带任何倾向 的、纯客观的真实性。恰恰相反,现实主义的另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它强烈的倾 向性。这是由现实主义艺术家所独具的现实批判精神所决定的。 关注现实,在创
作中艺术地把握现实是它们的共同核心。
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追寻建立理性王国的理想,高举“自由”、“平 等”、“博爱”和“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旗帜。法国大革命后,理想幻灭,他 们的思想随即融入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家的血液中。与启蒙思想家不同的是, 现实主义文学家把对理性王国的热切呼唤变成了对资本主义反理性现实的无情 批判,勇敢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以人道主义为武器批判现实成为 19世纪现
实主义文学贯穿始终的特点。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用编制恶****的清单、搜 集***来展开对社会的批判,司汤达的《红与黑》则从人道主义的“自由”、“平 等”和“个性解放”精神出发,深刻地批判了复辟时期封建等级制度对一代富有 进取心的小资产阶级平民青年的残酷压制和吞噬。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理论由 于强调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的、历史的真实性,也就更加强调艺术家主体性的弘 扬。“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②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