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常规的正常值
一、血红蛋白浓度( Hb )
血红蛋白浓度( Hb )介绍:
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提及(L)血液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 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浓度( Hb )正常值:
男性 120〜160g/L (-);
女性 110〜150g/L (-);
新生儿 170〜200g/L (-)。
血红蛋白浓度( Hb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
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 (1) 生理性增多:
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
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 如法洛四联症, 发绀型先天性
心脏病, 阻塞性肺气肿, 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
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
盂积水,多囊肾等, 血红蛋白减少见于以下情况: (1) 生理性减少: 3 个月的婴
儿至 15 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
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 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
被稀释, 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 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A.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
的贫血; B. 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
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
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 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海洋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异常血红蛋白病,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心脏体外循环
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
失血所致的贫血。
二、红细胞计数 (RBC)
红细胞计数 (RBC) 介绍:
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
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红细胞计数 (RBC) 正常值:
男性(〜)X 1012/L;
女性(〜)X 1012/L;
新生儿(〜)X1012/L。
红细胞计数 (RBC) 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值增多,可见于以下情况: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肺气月中及心力衰竭等;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 d)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e)肾癌,肾上腺月中瘤;f)药物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肾上 腺皮质激素类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g)高山居民,新生儿可见生理性增高, 红
细胞计数值减少可见于以下情况: a)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肾病,肝病,胃切除术
后, 出血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白血病以及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职业
中毒等所致的贫血;b)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如产后,手术后),重症寄生 虫病等;c)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三、白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