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
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
假里, 我读了 《我们的节日》 这本书, 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
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
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 20 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
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
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
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
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
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
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
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
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
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
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
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 ! 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 !
看了 《我们的节日》 , 那一个个传统、 有趣的节日, 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我
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 无论
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
在五月十五。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 “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
叫“龙舟节” “诗人节” “灯节” 。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 ! 战
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
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
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
米或者糯米, 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 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
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
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
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 ; 用艾子叶驱蚊。 以前医疗不发达, 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
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