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备考四要素知识储备思维导图 2010 年公务员面试备考四要素知识储备思维导图作者:恩点教研中心郜爽公务员面试是通过考官与考生面对面地观察、交谈等方式进行双向沟通,来了解考生的素质状态和能力特征。考生也可以理解为是“伯乐”与考生直接接触的一项活动。通过面试, 考官会对考生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 而这个直观的印象对考生最终能否通过面试具有重要的影响。考生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才能在考场上镇定自若、沉着应对,取得好成绩。一、知识储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平时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与面试的成败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考生感到答面试题时最大的困难在于没有思路, 加之紧张更是无话可说, 或者所说的话词不达意,我建议考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准备: (一) 长期准备。“处处留心皆学问”, 考生平时要做个有心人, 广泛地阅读、收集、积累材料。不仅要掌握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学、时事政治, 还要加强自身在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的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工作,比较适合刚开始着手复习的考生。(二) 短期备考。首先, 因为考生距面试时间比较短, 可先找一些近几年的真题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来熟悉题型及答题思路。其次, 在短时间内考生要尽可能地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 尤其要收集一些国内国际近期发生的重要事件。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梳理, 对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经济建设、民生问题、突发事件等重要事件达到熟知的程度。最后, 就是记忆。考生每天都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记忆这些事件的要点, 除了要记住事件发生的大致情况, 还要记名言警句、时文政评等等, 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 最终达到这些理论知识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自由表达的程度。二、思维导图面试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临场表现能力, 临场性要求考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思维能力。快速思维即快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 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列提纲的过程。(一) 发散思维。考生看到题目后, 在准备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发散思维能力, 思考一切与题目相关的因素, 并把你想到的所有因素一一列到题本上, 尽量做到全面、深刻。我建议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合理方面的、不合理方面的、主观方面的、客观方面的、有利的、有弊的等等都要考虑进去。(二) 整合思维。考生在充分运用发散思维之后, 可运用整合思维的方法对列出的相关因素进行快速整合, 在整合思维的过程中建议考生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条理清晰地把各个要点分层次梳理出来,最后归纳出几个要点。在经过了发散思维阶段的全面思考之后, 考生可把整合思维阶段整理出的提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思路清晰的在面试的考场上发挥出来,相信你会给考官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三、语言表达考生在大脑中有了清晰的提纲之后, 就要想办法把这些知识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 考生要尽量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我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声音洪亮, 注重开头和结尾。考生最好在谦虚严谨的基础上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也就是你的开场要有一定的吸引力。第二, 注重内容, 言之有物。考生可通过举例子的方式, 列举一些你熟知的事情也可以联系自身。考生既可以从大的方面来思考问题, 也可以把话题变得小而贴近生活,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在回答问题时尽量避免说空话、套话, 争取做到严肃而不失幽默, 深刻又有道理。第三, 注重语言表达形式。考生在面试时所使用的语言可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建议考生在表述的过程中适当地使用比喻、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 同时注意过渡词、句的使用, 以加强语言的条理性和连贯性。第四, 注意表达的语气和普通话的使用。考生在考场上绝对不要出现因为发音不准而影响与考官交流的情况。另外, 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要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语气的轻重缓急。四、仪表仪态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的时候留下的印象, 这一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 在公务员面试中尤为重要。在公务员面试的过程中, 对考生仪表仪态的测定并没有专门的题目, 而是由考官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通过观察给考生的评定, 所以考生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都要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的仪态风度。当考生进入考场后, 考官首先看到的是考生的仪表仪态, 考官对考生的最初印象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甚至控制着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对考生的评价。正如一位有经验的主考官所说, 一个人能否被录用往往在他或她步入考场的那一瞬间。虽然此话有些夸张, 但是从这段话中我们明显感觉到考生的仪表仪态在面试当中的重要性, 所以考生在这方面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在仪表方面。建议考生面试时最好不要穿色彩太过鲜艳的衣服, 女士着装要以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