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直流电路一、电路及基本物理量电路就是电流的通过途径。最基本的电路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电路分为外电路和内电路。从电源一端经负载回到另一端的电路称为外电路。电源内部的通路称为内电路。 1、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的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每秒中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多少,称为电流强度。用 I 表示,即: t QI?式中: I —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单位为安培, A; Q —电量,单位为库仑, C; t —时间,单位为秒, s。 2 、电流密度通过导线单位截面积的电流。 3 、电压、电位电位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沿任意路径从该点移至无限远处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其单位为伏特,简称伏( V)。电压就是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其表达式为: Q AU?式中: A —电场力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 J; Q —电荷量,单位为库仑, C; U —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单位为伏特, V。 4 、电动势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由低电位移向高电位时外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动势, 其表达式为: Q AE?式中: A —外力所做的功, J; Q —电荷量, C;E —电动势, V。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由负极指向正极, 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且仅存于电源内部。 5 、电阻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称为电阻。用R或r示。单位为欧姆或兆欧。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 L 成正比, 与导体的截面积成反比, 并与其材料的电阻率成正比,即 S LR???式中: ?—导体的电阻率, Ω· m; L —导体长度, m; S —导体截面积, m 2; R —导体的电阻, Ω。 6 、感抗容抗阻抗当交流电通过电感线圈时, 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阻止电流变化, 有阻碍电流流过的作用, 称感抗。它等于电感 L 与频率 f 乘积的 2π倍。即:X L =WL=2 π fL。感抗在数值上就是电感线圈上电压和电流的有效数值之比。即: X L =U L/I L。感抗的单位是欧姆。当交流电通过电容时, 与感抗类似, 也有阻止交流电通过的作用, 称容抗。它等于电容 C 乘以频率的 2π倍的倒数。即: Xc=1 /2π fc=1/WC 。容抗在数值上就是电容上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之比。即: Xc=Uc/Ic 。容抗的单位是欧姆。当交流电通过具有电阻(R) 、电感(L)、电容(C) 的电路时, 所受到的阻碍称为阻抗( Z)。它的数值等于: Z 2 =R 2 +(X L- Xc) 2。阻抗在数值上就等于具有 R、 L、 C元件的交流电路中,总电压 U 与通过该电路总电流 I 的有效值之比。即: Z=U/I 二、欧姆定律 1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不含电源的电路称为无源电路。在电阻 R 两端加上电压 U时, 电阻中就有电流 I 流过,三者之间关系为: R UI?欧姆定律公式成立的条件是电压和电流的标定方向一致, 否则公式中就应出现负号。 2 、全电路欧姆定律含有电源的闭合电路称为全电路,如图 2-1 所示。图中虚线框内代表一个电源。电源除了具有电动势 E 外,一般都是有电阻的,这个电阻称为内电阻,用 r 0 表示。当开关 S 闭合时,负载 R 中有电流流过。电动势 E、内电阻 r 0 、负载电阻 R 和电流 I 之间的联系用公式表示即为: 0rR EI??全电路欧姆定律还可以写为: 00UU Ir IRE????式中 IR U?称为电源的端电压; 00 IrU?称为电源的内压降。三、电功和电功率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 A 表示。电功的数学式为: tR U RtI IUt A 22???式中: U —导体两端的电压, V; I —电路电流, A;R —导体的电阻, Ω; t —通电时间, s。电功的大小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电功的单位为焦耳, 另一个单位是千瓦· 时( kWh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千瓦·时= 兆焦= × 10 6 焦耳( 1kWh== × 10 6J)。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符号 P 表示,即 R URI UI t AP 22????式中: U —导体两端的电压, V; I —电路电流, A;R —导体的电阻, Ω; t —作功的时间, s; A —电功, J。电功率的单位是瓦,功率较大时,电功率的单位是千瓦 kW 、兆瓦 MW 。( 1MW=10 3 kW=10 6W)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 要消耗能量而产生热量, 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根据S IUR r 0 图2-1 全电路 E 能量守恒定律,电路中消耗的功率将全部转换成热功率,即: P R = 2R (卡/秒)。式中 为电、热功率的转换系数( 热功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