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6/6/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彩陶: 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 烧成呈黑色或褐色, 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2、画像砖: 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3、“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 是说“画圣”吴道之创造出一种波折起伏, 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 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 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 三国两晋曹不兴所画人物其特点画衣纹稠叠即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 4 、金文: 铸或刻在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 5、南宋四家: 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 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 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 他们四人被称为. 6、“三远”: 郭熙的山水画论***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即深、高、 、饕餮纹: 也称兽面纹, 、骨法用笔: 通过用笔捉取人物的骨象法则, 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 10、《人物龙凤帛画》: 此画于 1949 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 这副画高 28 厘米、宽 20 厘米, 图中画一细腰女子, 身穿宽袖长衣, 头后挽这一个垂髻, 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 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 作合掌状, 左侧而立, 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 11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仰韶文化,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 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 侧着头, 伸着腿, 步调一致地跳舞, 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 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 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12、海派: 上海画派的主要画家任熊、任薰、任颐、虚谷、等人, 他们既学****传统, 而又不拘于传统, 有所革新. 13 、兰亭序: 著名的行书帖. 为东晋王羲之在兰亭引酒赋诗写序. 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14、千里江山图: 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作品. 绢本大青绿设色, 厘米 厘米. 画家在近 12米 20 厘米, 整绢上以半年的时间、惊人的毅力, 非凡的气魄和高超的技法, 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气象万千的锦绣河山. 图中画一细腰女子, 身穿宽袖长衣, 头后挽这一个垂髻, 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 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 作合掌状, 左侧而立, 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 简答题 1、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①这些兵马俑, 阵列有序, 军容严整,是“奋击百万, 战车千乘”的秦王朝军的缩影, 以宏伟浩大的气魄歌颂了秦始皇率军“横扫六合,威振四海”, 统一中国的业绩, 体现了泱泱大国和时代的勃发精神. ②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 将士、战马与真马、真人相当, 服饰、装束都很逼真, 容貌神情各不相同. ③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 无数自立静止的重复, 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 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 帝国的威力在艺匠的手下表现得无以复加. 2、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艺术勃然而兴, 出现了新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等一批艺术石窟, 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注重传神, 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 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 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 出现了顾恺之等杰出画家. 山水逐渐从人物画种而兴起. 建立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 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如王微、谢赫和绘画理论著作, 如《画品》《画山水序》. 总之,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 对唐以及以后来中国绘画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是中国艺术(绘画)从雅拙走向成熟的桥梁. 3、“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理论意义. 这是张曹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谈到的, 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为中国绘画鉴定了理论基石.“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 即有所思, 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不凭空而得, 一味以意为之, 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 两者协调, 、何谓“南宋四家”, 并分别叙述其艺术特点. 李唐、山石用“大斧劈皴”笔势雄阔, 畅快淋漓, 构图采取近景以角, 起“开派”的作用. 刘松年、画风工整, 写茂林修竹, 山明水秀之景. 马远、画面简陋, 全景不多. 山石用大斧劈兼水墨皴, 也兼用钉头鼠尾的皴法, 笔势锋利严谨, 方便有力. 画树多用焦墨, 秀拔多姿. 夏#圭: 在用笔上好用秃笔, 点笔和夹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