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丝瓜种植培育技术.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丝瓜种植培育技术.doc

上传人:endfrs 2016/6/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丝瓜种植培育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丝瓜种植培育技术丝瓜原产印度, 葫芦科丝瓜属, 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我国华南、华中、华东、西南各省普遍栽培,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以嫩瓜供食用,适炒食、做汤。成熟瓜纤维发达,可人药,称丝瓜络,有调节月经,去湿治痢等疗效. 不但可供洗刷器物用,、人造丝的原料,茎液可作化妆品。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 有棱沟, 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 被短柔毛,通常 2-4 歧。叶柄粗糙,长 10-12 厘米,具不明显的沟,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约 10-20 厘米, 通常掌状 5-7 裂, 裂片三角形, 中间的较长,长 8-12 厘米, 顶端急尖或渐尖, 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弯缺深 2-3 厘米,宽 2- 厘米,上面深绿色,粗糙,有疣点, 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的短柔毛。雌雄同株。雄花:通常 15-20 朵花,生于总状花序上部,花序梗稍粗壮,长 12-1 4 里米,被柔毛;花梗长 1-2 厘米,花萼筒宽钟形,径 - 厘米,被短柔毛,裂片卵状披针形或近三角形,上端向外反折,长约 - 厘米,宽 - 厘米,里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尤为明显,外面毛被较少,先端渐尖,具 3 脉;花冠黄色,辐状,开展时直径 5-9 厘米, 裂片长圆形,长 2-4 厘米,宽 2- 厘米,里面基部密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 3-5 条凸起的脉,脉上密被短柔毛,顶端钝圆,基部狭窄;雄蕊通常 5 ,稀 3 ,花丝长 6-8 毫米,基部有白色短柔毛,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药室多回折曲。雌花:单生,花梗长 2-10 厘米;子房长圆柱状, 有柔毛,柱头 3 ,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 15-30 厘米,直径 5-8 厘米,表面平滑, 通常有深色纵条纹, 未熟时肉质, 成熟后干燥, 里面呈网状纤维, 由顶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丝瓜果实含三萜皂甙成分: 丝瓜甙( lycyoside )A、F、J、K、L、M,( 3-o- β-D-hlucopyranosyl hederagenin ), 3-O- β-D- 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 3-O- β-D-glucopyranosyloleanolic acid ) ,还含丙二酸( malonic acid ) 、枸橼酸( citric acid )等脂肪酸,瓜氨酸( citrulline )等。此外, 在丝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取一种具抗过敏活性物质泻根醇酸( bryonolicacid )。丝瓜喜温暖气候,耐高温、高湿,忌低温。对土壤适应性广,宜选择土层深厚、潮湿、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 不宜瘠薄的土壤。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较短小。选用优质、丰产、商品性佳、适合市场的品种。冬春栽培要选择长棒形, 市场面向港澳及华南地区的品种,如碧绿、双青、绿旺等;夏秋栽培宜选择面向本岛市场的短棒形品种, 如泰国丝瓜等。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 3-4 月,整地作畦,宽约 3m 。种子经浸种催芽, 于畦面两边播种 2行。株距 35cm , 开穴, 每穴播 3 粒种子, 1hm2 约需种子 300-450g 。育苗移栽法: 2-3 月, 在保温苗床上, 用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