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⑴抗震设计 是指通过设计使
结构能够抵抗一
定程度的地震所
造成的破坏。
⑵ 抗震设计包括
概念设计、计算
设计及构造措施
等。
⑶抗震设计的 4 个准则:①强度
准则:保证不坏
(小震)②刚度
准则:保证适用
性(小震)③能
量准则:减小地
震作用(大震)
④延性准则:增 强抗倒塌能力 (大震)
设 计 地 震 分 组 : ( 近震与远震
的不同影响)讨 论的是同烈度,
不同震中距对不
同建筑的震害影 响。
地 震 按 成 因 分为 :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陷落
地震和诱发地 震。
按 震 源 深 度
分为深源地震 (震源深
度 >300km) 、 中源 地震(震源深度
60~300km)和浅
源地震(震源深
度 <60km) 。
按 地 震 序 列
的特点分为 :主
震型、震群型、
单发型(或孤立 型)地震。
按 剧 烈 程 度 分为:微震(1 级)、有感地震
( 2~4 级) 、破坏
性地震( 5 级以
上) 。 7 级以上称 为强烈地震,8 级以上为特大地
震。
现 行 规 范 的 抗御地震基本做
法是 : 1) 、抗震
方案设计(概念
设计) 2) 、采取 抗震构造措施
(构造设计) 3) 、 进行抗震验算 (计算设计)通
过以上手段达到
抗震的目的。这 就是抗震设防。
震级 : 一次地 震强弱的等级。
烈度定义 : 某 一地点地面震动
的强烈程度,由
地面建筑的破坏
程度、物体的振
动及运动强烈程
度而定。
基 本 烈
度 : 在 50 年期限
内,一般场地条
件下可能遭遇超
越概率为 10%的
地震烈度值。
多 遇 烈 度 :出现频率最
多的低于基本烈
度的称为多遇烈
度;
罕 遇 烈
度 :很少出现的
高于基本烈度的
大的地震烈度称
为罕遇烈度。
两 阶 段
的常规设计方 法 :第一阶段,
通过对多遇地震
弹性地震作用下
的结构截面强度
验算,保证小震
不坏和中震可
修。第二阶段,
通过对罕遇地震
烈度作用下结构
薄弱部位的弹塑
性变形验算,并
采取相应的构造
措施保证大震不
倒。
抗 震 设
防烈度 :按国家
规定的权限批准
作为一个地区抗
震设防依据的地
震烈度。
抗 震 设
防的一般目标 :
“小震不坏” : 当
遭遇多遇的、低
于设防烈度的地
震时,建筑物一
般不受损坏或不
需修理仍可使
用; “中震可修” :
当遭遇设防烈度
的地震影响时,
可能损坏,经一
般修理或不需修
理仍可继续使
用; “大震不倒”
当遭受高于本地
区设防烈度的预
估罕遇地震影响
时,不致倒塌或
发生危及生命的
严重破坏。
⑴ 建 筑
场地的类别 :与
场地土的类型和
场地土的覆盖层
厚度关。
⑵为什么要对建
筑场地进行划
分?即使在同一
烈度区内,由于
场地条件的不
同,建筑物的震
害也有很大差
异,将建筑场地
按其对建筑物地
震作用的强弱和
特征进行分类,
以便根据不同的
建筑场地类别采
用相应的设计参
数进行建筑物的
抗震设计。
砂 土 液
化 : 饱和砂土或
粉土的颗粒在强
烈地震下土的颗
粒结构趋于密
实,土本身的渗
透系数较小,孔
隙水在短时间内
排泄不走而受到
挤压,孔隙水压
力急剧上升。当
孔隙水压力增加
到与剪切面上的
法向压应力接近
或相等时,砂土
或粉土受到的有
效压应力下降乃
至完全消失,土
体颗粒局部或全
部处于悬浮状 态,土体丧失抗
剪强度,形成犹
如液体的现象。
影 响 液 化的因素:①土 层的地质年代:
古老的不易液 化,新近的易液
化。②土层土粒 的组成和密实 度,细砂比粗砂
易液化,松散的 比密实的易液 化。③可液化土
的埋深和地下水
位深度,埋深越
深、地下水越深
越不易液化。④
地震烈度和地震
持续时间。
结 构 的 地震反应: 在地
运动的干扰下,
结构运动状态 (位移、速度、
加速度)的变化
及由此产生的内 力及变形的变
化。
地 震 反
应算不准的原 因: ①需准确知
道地面运动,而 这是不确定的。
②结构材料的力
学性能的不确定
性。③结构和地
基的相互影响、
协同工作的不确 定性。
结 构 的
地震作用效应 :
地震作用在结构
中所产生的内力
和变形,主要有 弯矩、剪力、轴
向力和位移等。
重力荷载代
表值 : 将恒荷载
与活荷载一起考
虑,并对活荷载 进行折减。
、⑴ 反应谱 : 单自由度弹性体
系在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