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349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6/18 文件大小:3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
目次
总则
术语
一般规定
通行能力
分类
基本路段
匝道及匝道出入口
横断面设计
一般规定
行车道
分车带
路肩
横断面布置
路面横坡
侧缘石
线形设计
一般规定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出入口设计
一般规定
出入口位置
高架道路
一般规定
横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变速车道
匝道
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交通标志
交通标高
防护设施
监控设施
景观与环境
设计原则与规定
景观距离
绿化种植的要求与标准
绿化照明、交通设施的关系
排水设计
一般规定
道路地面水的排除
立体立交道路排水
道路地下水的排除
照明设计
设计原则与规定
特殊地点照明
供电
为统一全国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规程适用城市快速路新建与改建工程设计,某些专用道路亦 可参考执行。
城市快速路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快速路系统, 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与城市环境协调。
城市快速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 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 的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型式,连续流的
交通设施,是城市中大运量快速交通干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
设施。
高架快速路--通过高架设施修建道路,主路高架行驶,高架设施 下面或两侧修建辅路,上下通过匝道联接,高架道路技术指标符合快速路
标准的为高架快速路,是快速路的一种型式。
路堑快速路一一在地面下开挖路堑修建的城市道路,一般主路在地 面以下(局部或全部) ,地面两侧或一侧修建辅路,主、辅路通过上下匝 道联系,主路技术指标符合快速路标准的道路为路堑快速路。
出入口--是指驶出或进入快速路单向交通设施,设置于快速路右 侧,一般通过互通式立交匝道、高架路匝道、辅路匝道连接。
紊流路段一一快速路车行道由于出入口合流、分流交通,产生紊流 交通的路段。
基本路段一一快速路车行道不受出入口合流、分流、交织、车流影 响的路段。
辅路--集散快速路交通的道路,设置于快速路两侧或一侧,亦可 利用道路网中次干道作为辅路。
匝道--快速路与城市干道、公路的立体交叉联接道路;快速路与 辅路的联接道路;高架路与地面道路连接道路。
一般规定
新建城市快速路必须按本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现有道路改
建为快速路原则上按规程设计,个别指标达不到要求时,需采取技术措施
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快速路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化与城市其他道路合理分配交通,
达到路网最佳效应。
快速路计其行车速度采用每小时 60公里、 80公里、 100公里。辅
路与匝道计算行车速度采用每小时 30〜40公里,路段改变计其行车速度
时应设置过渡段。
快速路车行道按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及交通量分为双向四车道、
六车道、八车道。车行道宽度按行车速度及车型分为 、 。
快速路设计时应将交通管理设施及服务设施配套完成,保证交通 正常运行。
快速路设计应重点搞好出入口设计,出入口位置、间距、型式进 行综合设计,系统平衡。
快速路行车道下不得布设纵向地下管线设施,横穿快速路的地下 设施须将检查井设置在车行道路面以外。
快速路设计应与道路绿化、排水、照明设计协调统一,与城市景 观、环境统一,做好整体设计。
快速路线形设计中的平、纵、横三方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 面顺适,纵断均衡,横面合理。保证视觉性透导,线形连续,安全与适舒。
本规程规定的技术指标是达到行驶的最低值, 设计时应避免采用, 应因地制宜选用较大值。
4、能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 分A〜F六个等级。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可能通行能力乘以道路相应设计服 务水平的“交通量/道路容量”比率及道路条件修正系数。
基本路段
可能通行能力
快速路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 -1的数值。
快速路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 -1
计算行车(km/h)
60
80
100
可能通行能力(pcu/h)
2000
1800
1700
服务水平
快速路服务水平分A〜F六个等级,设计是,通常采用 C级。服务水 -2。
快速路服务水平标准 -2
等 级
交通运行特征
(交逋量/道路容量)比率a C
车速km/h
100
80
60
40~30
A
自由流,行车自由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