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6].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6].docx

上传人:drp539604 2021/6/1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6].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保山第九中学 杨淑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讲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第二个故事: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魏炳南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因打仗负伤一直瘫痪在床。母亲曾学梅是县百货公司的一名工人。魏永康刚生下来两三个月时,曾学梅就教儿子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儿子听。尽管魏永康还不会说话,但这种早期教育还是取得了不少效果。在母亲的倾心教育下,魏永康从2岁开始,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1985年,还只有2岁的魏永康,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时,他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后来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时,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曾学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曾学梅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后来读湘潭大学时,曾学梅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来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
,孤身一人北上求学。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和生活。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单衣、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周围的游客像看怪物一样使劲盯着他看。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同学们,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高分低能,请同学们说说,造成两位主人公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解读学****目标,了解学****重难点
【学****目标】
,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意义。
,赏析运用了论证方法的句子。
,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学****重难点】
: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意义。
:找出运用了论证方法的句子并赏析。
三、走进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