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1].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1].docx

上传人:1650986**** 2021/6/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1].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漳县第三中学 杜娟娟
   关于“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学****本文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思考
    (1)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进?
    3、写作特色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学****要点〔二〕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会给出答案。本文是一篇阐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议论文。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作者首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倡导的'格物致志'精神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作者阐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大多数学生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指出中国学生缺少实验精神。最后,作者结合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及个人经验,阐明真正的'格物致和'精神的涵义,指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同学们学****本文一定会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