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9].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9].doc

上传人:1650986**** 2021/6/19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9].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淄博张店建桥实验学校 杨晓彤
课标分析:
《狐狸分奶酪》选自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本册教材,每个单元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要素。第八单元以“相处”为主题编排了四篇童话故事,《狐狸分奶酪》是其中的第二篇,本单元的教学要点除识字写字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阅读,读懂课文,继续学****默读等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两只小熊为了分一块奶酪拌嘴,狐狸帮他俩分奶酪,结果自己把奶酪吃光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相处要懂得谦让,不然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本文富含想象,幽默有趣,旨在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角色朗读、丰富语言积累,读懂课文。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学****起来并不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而且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读后分析人物特点。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总之,学生应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识字方面:
、联系生活在课题中识记“奶酪”。

(1)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俩”,结合图片理解“俩”。
(2)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拌”,联系上下文理解“拌起嘴”。
(3)用小儿歌的方法识记“匀”,结合“不匀”理解“匀”。
(4)用偏旁归类法识记“嚷”,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嚷”。
(5)结合词串识记“整”,联系上下文理解“整”。:“奶、酪、捡、急、始、拌、吵、帮、仔、瞧、便、匀、咬、整、剩、俩、嚷、公”(重点)
二、写字方面:
借助色块,引导观察结构、占格、笔顺、易错笔画、编小口诀规范书写“奶、始”2个生字。(重点)
课文学****br/>以学生课题质疑为主线,通过“读故事”的形式,教会学生“角色体验与情境对话”,感受朗读时人物的表情、动作。做到读谁像谁,在形式多样的朗读实践中,积累分角色朗读的经验。读懂故事内容,领会故事道理。(难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揭题 质疑课题】
,谈话交流,认读词语,识记“奶”、“酪”。
,齐读课题。
“给谁分”“为何分”“怎么分”“结果呢”。
【板块二 初读检测 随文识字】
,指导长句。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俩、拌”。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俩”,结合图片理解“俩”,词串巩固。
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拌”,联系上下文理解“拌起嘴”。
【板块三 走进角色 品读课文】
(一)品读“给谁分”“为何分”(2-4段)
第二段: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第三段:“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第四段:“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做到“读谁像谁”。

,读懂前两问。
(二)品读“怎么分”(5-9段)
第五段:“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第六段:“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笑”感受狐狸狡猾,随机指导朗读。
“匀”“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