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送友人》教案
学习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
,分析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重点)
,感悟诗人的诗歌特色。(重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这里,,想起几句送别的诗呢?
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送别诗呢?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一别数载难以相见,甚至有时分别后就难以再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人们往往设酒饯行,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这一类诗歌就叫做送别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具特色的送别诗,我们一起齐读标题和作者。(教师板书)
整体感知
【阅读感知】
2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清节奏,读出韵味
3教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从重读、重音轻读、语气的延长,情感的理解等角度指导)
【读懂诗歌,答疑解惑】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三、研读赏析
【品析语言,体味情感】
送别诗大多有“送”和“别”这个字眼,同学们一起找一下,这首诗有吗?那李白是如何通过文字传递“送别友人”时的绵绵情意呢?
【圈点批注:可抓住重点字词句从景物、修辞手法和情态等方面圈点批注】小组合作交流一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本句交代送别友人的地点,环境。山静态,水动态,动静结合,辽阔秀丽,节奏明快,色彩明丽。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交代与友人即将分别,对友人即将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担忧,这种不直言,用来传达情态的景物就叫做意象。【此处配以微课讲解】
○孤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比喻即将孤独远行的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飘忽不定,如同游子不宁的心情,落日徐徐落下,似乎不想离开,如同对友人的留恋不舍之情。此句运用比喻、对偶修辞,借景抒情,将离愁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写出诗人和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真挚感人。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班马”指离群的马,马鸣犹做别离之声,更衬托离情别绪。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三、拓展延伸
【营造意境,感悟情怀】
如果你是当时路过的行人,请你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会有什么感受?
青葱的山岭,清澈的流水,洁白的浮云,火红的落日,嘶鸣的班马。
这首诗写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与离情别绪。首联点出送友远行时的地点、环境;颔联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颈联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尾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全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类文比读】
这是些送别诗,可我们李白仍然写得如此洒脱,情深意切,而又豪迈, 你还能想到李白送别诗的哪一首吗?
生齐读诗歌
如:《赠汪伦》 这首诗是李白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