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2].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2].docx

上传人:1651012**** 2021/6/1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清河县第五中学 梁增春
一、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了解议论文的知识。
3、联系学****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教学流程设计
导入:有人说“中国学生成绩很好,但是缺少创新能力缺少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我们看看丁肇中教授有什么样的见解。
(一)了解作者
出示丁肇中教授照片5张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整体感知
什么叫格物致知”?课文中怎样解释?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课文研读
阅读2-5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2、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吗?为什么?
3、作者用什么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王阳明“格竹子”是怎么回事?课文是怎样介绍的?
出示王阳明《传****录》原文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 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1)二人“格竹”的结果如何?他们得出什么结论?
(2)这样“格”竹子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3) 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阅读6-1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1、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2、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
实验”?有什么好处
3、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4、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出示胡适《格致与科学》节选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出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