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论培训教程(ppt 66页)
先修课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投资银行学
财务会计
统计学
2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1、风险与风险管理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3、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种类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
3
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
(1)保险学:风险是受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也称危险。
(2)经济学: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即发生损失,或者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风险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
(3)风险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时间跨度、两个以上的交易参与者。如存款、贷款、投资等。
4
商业银行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事先无法预
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实际收
益与预期收益产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
得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5
风险管理
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
制技术的科学。
作为一种行为,是指通过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
术和方法去管理资源要素,有效控制和处置面临
的各种风险,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
安全保障的目标。
核心在于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组合
6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
20世纪中期以前,商业银行经营最直接、最经
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风险管理侧重于资产
业务风险管理,强调资产的流动性。
经历了真实票据论、可转换能力理论、预期收
入理论、超货币供给理论、资产结构理论5个阶
段。
7
2、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经济高速增长,
对银行资金需求旺盛,为了扩大资金来源,解决
资金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西方商业银行变被动
负债为主动负债,如大额存单、回购协议、同业
拆借。
经历了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购买理论和销
售理论4个阶段。
8
3、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不断
上升,国际市场利率急剧波动。单一的资产风管
理模式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单一的负债风险管
理则相反。二者均不能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
利性的均衡。
9
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Baker)提出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强调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风险协调管理
通过资产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相互替代以及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