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离婚案件精神损害确定办法.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离婚案件精神损害确定办法.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婚案件精神损害确定办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认定标准的客观化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关于这一点, 理论界、司法实务界都已成共识。因为多数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案件并没有造成财产损失, 而是因一方不履行婚姻义务,给另一方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婚姻法解释》第 28 条明确规定: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这与国外一些国家的规定相一致。如法国民法典第 266 条规定: “在因一方配偶单方过错而宣告离婚的情况下,该一方对另一方配偶因婚姻解除受到的财产上与精神上的损失,得受判处负损害赔偿责任。”瑞士民法典第 151 条规定: “(一) 因离婚,无过错的配偶一方在财产权或期待权方面遭受损害的, 有过错配偶一方应支付合理的赔偿金。(二) 因导致离婚的情形, 配偶一方的人格遭受重大损害的, 法官可判与一定金额的赔偿金作为慰抚。”《婚姻法》第 46 条的规定: 配偶一方实施了以下四类法定行为,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1) 重婚;(2)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3) 实施家庭暴力;(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在实际生活中,过错方的这四类法定行为可能给无过错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 但更大的损失和痛苦是来自于精神上的伤害。据田岚、何俊萍 1998 年对 51 件因婚外恋离婚案卷中无过错方当事人的上诉书或庭审笔录记载,他(她) 们均遭到不同程序的精神上或心理上的损害, 其中有 36 人出现“愤怒、恐惧、焦虑、沮丧、悲哀、羞辱等情感障碍或反应。”[2] 这些受害者所遭受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创伤, 是难以抚平和愈合的,财产上的弥补是乃无奈之举。由过错方对无过错方进行精神损害赔偿一个难点就是赔偿数额的认定, 这与财产损害赔偿中“损害多少, 赔偿多少”不同, 精神损害缺少可视性, 这就给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准确认定带来了困难。在日本, 将由于离婚而请求的精神损害赔偿称之为离婚抚慰金, 而金额的确定由法官以自由心证之原则来量定, 并且没有必要显示该数额的算定依据。很显然, 这种立法主义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法官赋予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法官个人主观价值判断介入其间, 势难防止, 因而不免发生金额算定不平衡之现象。”[3] 为此, 学者提出实行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表格化或定额化, 也就是认定赔偿数额客观化。笔者对此表示赞同, 也认为很有必要。二、离婚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特点就民事侵权引起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 2001 年3 月 10 日正式出台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解释》) 。但是这一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 在其草案中曾规定过具体数额以及最高赔偿标准和最低标准, 但后来并没有将其写入解释。其理由是: 第一, 侵权的具体情形不同, 无法统一规定; 第二, 各地经济状况差异较大, 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 第三, 加害人的经济负担能力不同。因此, 精神损害的数额只能由法官依职权酌定。[4] 但该解释确定了 6 种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认定因素和其他因素,对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婚姻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 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