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职业教育论文-职校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本文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阐述了按能力模块构建职业学校课程 体系的方法,明确了各能力模块的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最后对模块化课程体系 的实施及建设的注意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模块化教育模式;课程体系
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职业人才的客观要求。温家宝总 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 位。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和高素质劳动者。”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在“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要 以市场为依托,用真正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培养市场需要的知识型、技 能型、智慧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在教学模式上应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学 科教学”模式的局限,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适用职业岗位群的 职业能力要求来精简课程内容,达到“立足理论基础部分,突出操作动手能力, 重在创业素质培养。”模块化教学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已成为职业 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本文仅就职业学校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进 行初步探讨。
课程模块化是以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制 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 合理的课程模块。开发的众多课程模块逐步形成课程模块库,各教学组织或教学 机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确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业合格的标准,在课程 模块库中选择某专业规定修习的课程模块进行组合,开发出某专业学生培养方 案。一个课程模块,可以是针对一个专业的需要开发的(如专门化模块),也可以 是针对若干专业的共同需要开发的(如公共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是:(1)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 项技能、知识或能力;(2)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应 用性强;(3)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强调能力培养,围绕能力形成组 织教学内容;(4)每个模块内容不多,讲究“必须、够用”,针对性强;(5)模块 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每个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6)课程模块 更新效率高,可以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
在课程模块设计过程中,要进行职业分析,明确职责和能力,职业能力的分 析可以由职业学校专业顾问委员会完成。职业学校专业顾问委员会由企业生产一 线的技术人员和少量的管理干部、学术专家组成。通过集中的研讨,对职业学校 专业的任职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完成职业能力的归纳总结,按职业能力归纳 总结内容开发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把岗位能力划分成基本能 力标准和较高能力标准,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 力。再结合学分制教学,把学分制中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的学分计算方法改为以课 程教学模块为学分基本计算单位,可以使学生学习的选择度更大,使学校教学更 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更能体现职教的特色。根
据地方经济的需要和各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