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 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全面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预算管理方式。本文以当前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电力企业; 预算管理; 预算评价指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企业管理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各种经济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式。当前,全面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电力企业的重视,它是“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中的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整合作用的制度和安排。
一、电力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整合
全面预算把企业各方面工作纳入统一计划之中,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将企业战略规划和长期经营计划分解到各个单位,明确各个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活动范围,理顺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的权责划分和机构内部的职能关系。通过预算的编制和综合平衡,促使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相互协调、环环紧扣、减少内部矛盾,达到购电、供电、销售、管理各环节都能在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组织各自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利用,促进企业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增进企业内部沟通
全面预算管理,起着协调公司整个价值链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便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可以避免由于责任不清造成相互推诿事件的发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指标分解工作、投资项目决策、日常运营成本预测督促了职能管理部门和各个业务部门的业务规划工作、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避免了财务部门在预算调整阶段需要做具体业务判断的情况的出现。
(三)有利于实现财务管理事后监督向事前控制转变
历史上的财务管理侧重于对事后的控制,财务管理仅能起到核算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全过程的控制,加强事前预测和事中监督。编制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起点,也是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推行全员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起到全面预算对经济活动的事前预测作用。
(四)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确定的各种预算指标,是考核和评价各个预算责任单位工作的基本尺度。通过各个预算责任单位实际完成与预算的对比
,考核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分析实际偏离预算的程度,评价其预算期的经营业绩或工作业绩,落实奖惩政策。
二、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力企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