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社区文化论文: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
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探究
摘要: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精神内核,社区文化建设水平 展现着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对构建和谐社 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闽东社区文化建设 的调研,回顾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审视社区文化建设 的现状,在肯定近年来所取得成果的同时,着重分析其存在 的不足,并指出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审 视;路径选择
构建和谐社会,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 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一宏伟目标下,充 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繁荣和发展社区文化,既是 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实践课题。
一、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城市社区是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变革的 必然产物。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1855 — 1936)于 1887年首先提出“社区”的概念。在社区建设范畴中,社区 文化建设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社区建设需要实现各成 员间的良性互动和整合,依靠什么来进行整合?只有社区文
化,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只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才能促使社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取得一致性,才能增强 满意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思想基础。
我国社区和社区文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 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推进,社 区文化经历了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 效。关于社区文化概念的界定,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界尚 无统一说法。笔者认为:正如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区 文化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社区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地 域内的居民,经过长期实践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的总称;狭义社区文化则主要是指生活在特定地域内的居民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价 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情操、历史传统、生活方式、行为 模式、风俗习惯等。社区文化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展 现着一个社会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从社会实践的视角来分析和考察,社区文化具有如下几 方面的特征:一是地域性。社区文化是伴随社区同步形成的, 而社区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因而,社区文化带有强烈的地 域性。二是归属性。无论什么样的社区,生活在其中的人群 关系总是相对稳定,风俗习惯也总是相近,文化基因基本相 同,人们总是以这一社区的一员共享它的文明。三是多样性。 社区文化丰富多采,其多样性在文化的服务对象、类型、形
态、体制和运行方式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四是开放性。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区文化尤其在价值 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凸显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二)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营造“社区精神”。一个和谐社区的构建,除了需
要一定的物质文化作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成员在长期 生活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 习惯、行为规范,即所谓的“社区精神”。正是在这种“社 区精神”的感召下,社区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和谐共处。实践 表明,在社会转型期中,社区建设的一个难点,就是社区成 员如何增进相互间的交往和了解,而社区文化的重要功能之 一,恰恰在于通过社区文化的群众性活动,为社区群众的沟 通、了解提供一个平台,增进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是提升社区文化综合竞争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 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 项重大战略任务。这里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那 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市场吸 引力、思想影响力和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强调提高国家 软实力是为了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就一个社区而言,同 样存在一个提升“社区综合竞争力”的问题。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形成的新的发展观,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脫 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科学 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从一个 国家到一个社区概莫能外。社区文化软实力为“社区综合竞 争力”的提升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社区文化的建设和 发展,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是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所谓社区居民的综合素 质,不但体现在一个社区全体居民的受教育的程度、精神面 貌、道德水准、身心健康等人文状况,还反映一个社区拥有 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社区文化 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使它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方面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