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回延安》教学设计[186].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回延安》教学设计[186].doc

上传人:1656741**** 2021/6/23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回延安》教学设计[186].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回延安》教学设计
课题
二十五 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
设计者
江园
课时1
教学目标
,学会节奏、重音的确定,能有感情的朗诵。、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教法与学法
创设情境    读研结合 合作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行为
学生行为
个性化修改
导课
1.【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是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那么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呢?提到陕北,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收集,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延安。看来大家对延安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诗人贺敬之对延安有着什么样的深刻情谊?
 ,所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天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课文。
(多媒体展示)《回延安》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说说作者、背景。
,教师整合学生所提问题。
通过预习这首诗和自己之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体裁角度)
学生质疑预设:(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怎样读这首诗?(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1
(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读中悟情
学生自读,汇报学习成果: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抽学生读,并以第一小节为例,让学生谈谈为什么这样读?
,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感知诗的内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矫正思维偏差。
,共同提高。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小结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

,领会主旨。
,学会概括,教师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示方法:理解诗意,读出语气、语速、重音、节奏。
。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请大家听范读,注意诗中感情、节奏和重音的处理。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训练(读、听、评)
朗读要求: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
(2)抽读、点评;
(3)全班齐读、体会。
(二)研读、赏析诗歌

(1)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填写下表:
( )延安——( )延安——( )延安——( )延安——
( )延安(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