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武安市第五中学 付永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中。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教育。那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抓住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时政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时事教育,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养成良好的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时事在政治,抓住一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第一时间感受社会问题,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教育学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如:辽宁航母舰热点材料可以作为学生分析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成就、富强而带来的自豪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学习热情,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是教师空洞的说教,而是每一个青年学生的需要。这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深化情感,培养高度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和品德全面发展。利用“钓鱼岛事件”的发生,使学生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强大,才能不受外敌入侵,才能有国格,有人格,否则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达到的效果比单纯说教更深刻。
二、课内外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每单元活动应始终贯穿的教育思想。把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变为学生的爱国思想、变为学生的爱国情感、变为学生的爱国行动,变为学生矢志不移终生难忘的爱国信念,单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形形色色的活动中,才能加深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具体生动的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收到成效,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