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站桩心得站桩心得第一个阶段,精满血旺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养生初期,摆一个站式, 不在于架势高低, 手的远近, 只要合乎站桩的基本要求, 就是那几个“不”。这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去掉浑身的“僵”, 让身体安静下来。基本达标的表现就是四肢能发热, 身体能发热。即使在冬天练一会儿后也要热得把手套脱下来。这不是空想, 凡是“站住”了的人,都能达到。这样才说明,站桩能够让气血旺盛起来,内脏、肌肉得到充足的营养。这是将来肌肉运动的“本钱”。站桩能够训练出“排打”功的功效, 秘密就在这里。练就精满血旺, 就是本身具备了“洗药”, 有些功法练后需要用专门的药水洗身。站桩不需要, 而是自身具备“洗药”, 天天泡在“洗药”中, 不洗自洗。到了精满气足, 就自然会感觉到它的运动, 意之所想, 气血则为之动, 这本是即平常的事,为什么原来就感觉不到呢?只是原来气虚血弱,它动起来的“动静”太小, 加上肌肉感官没有活力, 就不能敏锐地感觉到它们的运动。到能够感觉到它们自然的运动时, 也就能够感觉到它们也会随着意识的变化而动。肌肉得到滋润,活力增强,自然做功能力就强, 又随时都有“洗药”滋润, 越练越来劲。这时要作“整体”想, 让全身得到滋润。什么地方不能放松或是有毛病, 相关的地方就不会热起来。这时要静静的, 象母鸡孵蛋一样有耐心。就是要静,要“一下就进去了”,要“你就这么给我呆着”。然后身体自然会有充实的感觉, 这是气血旺盛的表现, 身体好象充足了气,“联通”了。这时就想动, 觉得胳臂、腿有劲,想伸一伸,冲一拳,踢一腿,腰也想鼓一鼓,但是还是不要随便动, 还要再“闷一闷”,“闷”得熟透了。要是观察那些“熟透”了的,站进去了的练功者,会发现有的会鼻翼煽动、耳根微动、汗毛立起等等, 这些都是内脏器官发达的外在表现。查一下中医的书,耳、鼻、毛等都对应着相关的“五脏”。什么是内功?这就是内功。到这步功夫, 不需要高深的理论, 也不需要懂得多少道理, 只需要喜欢这玩艺, 只需要静得下来, 任何一本站桩功的书籍的头几页所介绍的方法就足够了。需要三、五月或是一年不等的时间。然后可以动, 要慢慢地动, 是感觉气血运行的动, 是连通的动, 气血如海溢般涌动, 象水中鱼, 象在空气中游泳, 别想打人, 因为脑子里原来打人的动只是出一拳、踢一腿, 而不是如海溢的整体动。象大蟒蛇一样, 盘在那里头不动, 但是身体却在漫漫的滑动。用意动, 什么意, 就是海溢的意、空气流动的意、蟒蛇蠕动的意。就是不要用“攥拳头”的那种意。要松和均整, 不要用局部的力, 不是胳臂被人挡了一下的那种用力, 而是全身被空气包围, 被水包围的那种无孔不入的阻力。这还是在站桩,身体还是在被“洗药”洗。但是“意”动了。这时不管摆出什么姿势,动法都一样,无非是左右拧转、上下起伏、前后晃动, 再加上步子的前后、左右。可以是三体式、矛盾式、傻瓜式, 习惯什么式就用什么式。因为是空气在动、水在动, 与自己的胳臂摆在哪里关系并不是很大。一段时间后,再有人推在自己的身上, 就有推在弹簧上的感觉, 就是越往里推越费劲的感觉。但是还不能弹。就此练下去, 医药费就可以大大减少了。对于许多许多的人, 已经是可以非常满足了。然后许多功法里的一些小玩意, 都可以练着玩, 比如, 峨嵋十二桩里的震动、颤动法,什么蛹子劲等等,还有内劲一指禅里的扳指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