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万福生科终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6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万福生科终稿.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1/6/24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万福生科终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财务管理案例》
课程报告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班级: 财务管理2班
姓名:―查就
学号: —12020615
2015年10月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李萧 12020615 12 财管 2 班
本文选择我国近年典型的财务造假案——“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
科 (300268) 进行案例分析 ,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分析 , 深入剖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
造假的动因和手法 , 并进一步分析万福生科造假后的两年的财务表现。
万福生科
一、公司简介
万福生科于 2003 年成立, 公司最初名称为湖南省桃源县湘鲁万福有限责任
公司。 自成立以来, 公司主要生产以稻米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子列产品, 公司也会
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米渣等副产品加以利用,生产出淀粉糖等系列产品。
二、 “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事件回顾
2011 年 9月 27 日在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 2012 年因被发现存在三套账本
而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3 年 3 月, 万福生科发布公告承认财务造假: 2008 年
至 2011 年虚增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约 亿元和 亿元, 2012 年半年度报
告也存在虚假记载,虚增销售收入 16 500 万元、营业利润 3 435 万元。在 2012
年 11 月与 2013 年 3月,万福生科先后受到深交所公开谴责,由此很可能成为
创业板退市第一只股票(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在 36 个
月内连续三次受到公开谴责将终止上市, 若万福生科在 2015 年 11 月 23 日前再
次受到公开谴责, 可能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 万福生科因财务造假手法隐蔽、
资金链条长、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成为“创业板财务造假上市第一股” 。
三、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和公司管理层有着直接关系, 但是之所以能蒙混过关, 在
几年时间里都没有被发现, 和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
在动因分析问题上, 本文从企业自身和企业外部这两个大的角度入手来分析万福
生科财务造假事件发生的原因。
内部动因
( 1)利益驱动
万福生科成立以来一直把“做承担责任的诚信企业, 让社会放心”作为企业
使命,但面对较大的利益诱惑,公司高层管理者早已忘记所谓的诚信,道德。万
福生科此次财务造假开始于上市前的 2008 年, 2011 年上市后公司继续提供虚
假的财务报告。 公司所处状况不同造假动因自然有所不同。 上市是大多数企业梦
寐以求的事情, 万福生科也不例外。 公司一旦成功上市, 不仅可以圈的大量资金,
而且企业声誉扩大、 价值几十倍上升。 而现阶段在我国创业板上市条件为: “最
近两年连续盈利, 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 且持续增长, 或者最近
一年盈利, 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 2011
年万福生科实际利润仅有 114 万元,根本达不到 500万元业绩的要求。但是受
上市利益的诱惑及利益相关方的压力, 万福生科不得不选择进行“财务美化”来
达到创业板业绩要求从而实现成功上市的目的。
成功上市后, 更多新的压力摆在了公司面前。 业绩一旦下滑, 随之而来的是
监管、股价、投资者各方面的舆论和压力。不久,公司又迎来上市后首次大小非
的解禁、 减持, 背后的利益方又急着套现。 公司不得不通过财务造假来为限售流
通股解禁铺路。
( 2)内部控制环境差
①“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自成立起至公司上市前,龚永福和其妻子杨荣华分别拥有万福生科
%的股份, 共计 %的股权。 2011 年上市后两人占有的股份减少, 但两
人还是持有公司近 60%股权。 形成了家族式的“一股独大”的场面。 可以说, 万
福生科完全在两人的掌控之中,权利丝毫没有得到分散和制衡。
②内控薄弱,形同虚设
在万福生科,董事长龚永福不仅手持大量股权,还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一职,
可以说龚永福一人拥有整个公司的控制权、 执行权以及监督权。 这种管理形态导
致的直接后果是公司的治理制度形同虚设。万福生科虽然拥有 9 人组成的董事
会、 3 人组成的监事会、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 8 人组成的高级管理团队,但在
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这些部门和人员几乎丧失了应尽的职能。在万福生科,
内控起不到防患未然的功效, 当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时, 内控也没有起到抑制、 阻
止的作用。 2011 年公司年报显示, 本年度公司共召开了 6 次董事会议, 作为专
业知识和管理经验都过硬的三名独立董事每次都到场, 但却从未在董事会上提出
过一次反对票或弃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