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盐都是露天生产的,依靠太阳的辐射热,使海水在大面积的盐田内,通过自然蒸发,逐步浓缩析盐。按产品计算,每生产 1t盐需要蒸发水量 100 m 3以上,占进滩海水体积的 90% 以上;海盐生产中的蒸发面积,一般占盐田总面积的 92% ~ 95% 。影响海盐生产的气象因素有蒸发、降雨、气温、湿度,以及风速及风向等。我国海盐场多,海盐生产工艺按照生产时期可分为 3个类型: (1) 一年两季旺产型淮河以北各海盐场大都属于这一类型。当地冬季气温低, 为淡产季节;春、夏、秋三季气温升高,本应为连续旺产期,但由于七、八月雨量大而集中,因此生产期被分割为两段:上半年的“春晒”和下半年的“秋晒”。(2) 半年旺产期东南沿海的海盐场大都属于这一类型。当地春季回暖后,随即进入“黄梅雨季”,1~6月份降雨频繁,蒸发量低,甚至出现较大的负值。旺产期基本上在下半年。(3) 跨年度旺产型我国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的海盐场属此类型。当地冬季气温较高,雨量少,6~10月份降雨量较大,从而生产旺季成为跨年度的冬春联晒季节。海水制盐工艺流程: 海水→纳潮→盐田蒸发制卤→盐田蒸发结晶→采盐→原盐集运→制成品盐(剩余母液送化工厂综合利用)→成品外运海水制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太阳能蒸发法( 亦称盐田法) 、电渗析法和冷冻法。太阳能蒸发法是很古老的制盐方法, 也是目前仍沿用的普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岸边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样的池子, 用来晒盐。制盐的过程包括纳潮, 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纳潮, 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制卤就是通过利用太阳能让海水蒸发, 浓度逐渐加大, 当水分蒸发到海水中的氯化钠达到饱和时, 要及时将卤水转移到结晶池中。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原盐就会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采集了。盐田制盐受环境影响很大, 海水的盐度、地理位置、降雨量、蒸发量等等因素, 都会直接影响盐的产量。这种方法占用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也比较大, 需要加以改进。冷冻法制盐, 是地处高纬度国家采用的一种生产海盐的技术, 像俄罗斯、瑞典等国家, 多用此法制盐。这种方法的原理是, 当海水冷却到海水冰点(- ℃) 时海水就结冰。海水结成的冰里很少有盐, 基本上是纯水。去掉水分, 就等于晒盐法中的水分蒸发, 剩下浓缩了的卤水就可以制盐了。电渗析法是随着海水淡化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制盐方法。它是充分利用海水淡化所产生的大量含盐量高的“母液”为原料来生产食盐的。与盐田法相比, 电渗析法节省了大量的土地, 而且不受季节影响, 投资少, 节省人力。例如, 生产 15 万吨食盐, 盐田法占地近 500 公顷, 电渗析法仅需 20 公顷。电渗析法所需人员只有盐田法的 1/10 ~ 1/20 , 生产每吨盐的基本投资, 电渗析法仅为盐田法的 1/5 , 卤水的纯度和浓度均比盐田法高。日本目前是世界上惟一用电渗析法完全取代盐田法制盐的国家。电渗析法制盐的工艺流程是: 海水→过滤→电渗析制浓缩咸水→咸水蒸发结晶→干燥→包装成品。其中蒸发后的卤可以生产其他产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会采用更新更高的技术制盐, 制盐业会不断地跨上一个一个新的台阶。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人的血清中含盐 %,所以浓度为 %的食盐溶液叫生理盐水。一般来说,海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