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园安全心得体会
校园安全心得体会校园安全心得体会国之古语:人命大 于天!虽简单几个字,却道出了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安全问 题。阅古览今:从大的方面来说,国之盛状是“国泰民安”, 人民是“安居乐业”;从小的方面来说,家人外出,也是“马 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见安全是人之根本,完 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在培养祖国栋梁的校园,“安全”更似 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松懈之处。作为教师,只有抓好安全 教育工作,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茁壮成长。自参加工作十 年来,我对安全教育有如下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
正如“安居乐业” 一词中的“安居”与“乐业”是相辅 相成的一样,若不“乐业”,能“安居”吗?同理,一个学 校,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业”;教师以“教 学”为主,教学是教师的“业”。抓好教学质量,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自觉地' 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养成爱看书,爱查阅资料,爱 追踪讨论' 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须注意,中国是历经 长久的科举考试,以及前期的应试教育,令许多人走入了“死 读书,读死书”的胡同中。教师在抓教学质量时也会走入一 天到晚都是作业的魔鬼似训练,虽然让教室里的孩子们变乖
了,不到处惹事了,但低视力的' 低能力的学生却是一大片。 这是教育中的糟粕现象,我们应该抛弃。古人常提“棋'琴' 诗' 画”,“文能治虱 武能安邦”,“文韬武略”等,以及新 中国成立后提倡的“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无不 说明了教育的多方面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各 科教学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兴趣。学生只有爱学习 ——乐业,才会杜绝在校打架斗殴,无所事事的不良现象。 才会让校园真正平安。
二' 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习惯成自然。”良好的 行为习惯铸就人的性格,显示人的魅力,体现人的修养。良 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孩子们 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着祖国未来的社会风气。因此,作为教 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培养学生行为公正地对待,才能让孩子们“知荣辱,辨是非”,只有 爱憎分明,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 普法教育迫在眉睫。
面对是非观念弱,荣辱感不强的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 的孩子,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许多事产生好奇感。在农村, 由于一些家长的乱开玩笑的语句,更让孩子们带进了校园, 不加辨别地说和做。给其他同学带来伤害。我觉得,学校应
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肖像权”'“名誉权” 等,加强法律意识,安定校园环境。
四' 亟待整顿的家长教育。
目前,在很多的家庭中,一是独苗苗成了公婆的手上明 珠,父母的心中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现象随处可 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谈不上严格。二是父母天天沉溺于 麻将馆,地主桌,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孩子放学要么守 在喧闹的麻将桌旁,两眼发困不能回家,还挨赌输了的父母 的气;要么钻进网吧,也昏天黑地玩游戏,看图像;要么独 守"空”房,饱一顿,饥一顿;要么三五成群,从这个山坡, 浪荡到那个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