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注射类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医用药价虚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 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文 章以注射类药品为例,通过对注射类药品的价格虚高进行系统的分 析,表明注射类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来自注射类药品本身的特殊性、 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各主体行为的缺陷、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匡彖对医 药行业相关政策的缺陷等多方面,并从药品价格体制、流通体制、医 疗体系改革、医患行为等方面提出控制注射类药品价格虚高的对策措 施。
【关键词】:药价虚高;需求价格弹性;政府监管;药品行业
自1996年至今这十多年间,国家发改委先后二十多次对药品实 施行政降价,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仅从注射类药品来看,我均出厂价都不是特别的高,但是市场上的零售价却高得惊 人,总体看来,平均每种注射类药品至少可以获得2000%的中间利润, 高者甚至可以达到6500%的中间利润。严重影响了的提高,并没有解决老百姓“看病贵,吃药贵”的 难题。如此看来,单凭国家的降价政策是远远达不到治理价格虚高的 目标的,它需要各方面联合起来共同作用。故就此总结如下:
—、注射类药品价格虚高的成因
(一)注射类药品本身具有特殊性
1 •注射类药品本身具有需求上的不可替代性。
药品对于人们来说具有需求上的必须性和不可替代性,注射类药 品也更是如此,尤其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一特点越来越明 显。人总是会生病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于药品的需求具 有必须性;同时,人们一旦生病就只能“对症下药”,不可能用其他
的药来代替,这决定了人们对于药品的需求有不可替代性。
2•注射类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
人们对注射类药品需求的不可替代性也导致了注射类药品的需 求价格弹性变得较低。目前市场上的产品都追求差异化竞争,注射类 药品当然也不例外,这使得注射类药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低,结果导 致了厂商具有较大的价格决定权和药品的需求弹性决定权。由经济学 原理可知,对于需求弹性较低的商品,价格的提高并不会太大的影响 其购买数量,这使得医院和药店将注射类药品价格定得较高,同时也 为医生开“无用药”提供了契机。
(二)注射类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各主体的行为的缺陷
由于我国不允许直销所以药品的销售流程一般是:药品生产厂家 ——药品代理商一一药品经销商一一医院(药房)一一患者。一般来 说,药品价格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医生回扣及相关回扣(占整个药品 的三分之二)、生产成本[原材料及生产成本,企业还贷及运营成 本](一般占整个药品的三分之一)、企业利润(可以忽略不计)。具体 来说,药品价格二出厂价+税价+运费+投标价+医院(药房)150%以上 的利润,由于中间的N次转手过程中层层加价和寻租,这在某种程度 上铸造了天价药品。具体如下:
,药品的生产成本高。
目前,我国有药品生产企业5000多家,, 列入国家定价的药品有2400多种,医药市场自主定价的药品有12000 多种。虽然药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众多,但大型企业却非常的少,大部 分为中小企业。他们由于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 致使很多企业在进行低水平的重复生产。这就不仅导致了生产成本不 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