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管理论坛2011 年第 3 期 · 总第 111 期
■
以“适性”理念指导管理,用文化建设引领成长
江苏省吴江市平望实验小学 钱 伟
文化既至高无上、微妙至深,又生动自然、无处不在。 学校文化也是如此,并且需要加以外化或对象化的表达。 所以,我们在学校的每个领域,如发展目标(价值追求)、物质载体、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符号表达等,着力孕育适性教育文化的生机,努力浸润适性教育文化的精神。
一、关注学生,以价值追求主导学校发展目标
优秀的历史沉淀为我校留下了“诚、勤、朴”的校训文化,对全校师生进行着规范、警策和导向。 我们在具体工作生活中坚持“待人与处事求诚,工作与学习求勤,生活与建设求朴”的作风,使校训文化更加生动具体、更加有声有色。 同时,我们与时俱进,对办学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我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成才服务。 我们明确把促进学生的进步当做教师的最高荣誉,并悉心跟进对其学习的指导和生活的辅导,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基于对学生的教育期待,我们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不断挖掘和继承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紧紧围绕“适性教育”这一办学理念,顺应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性,以构建适性德育、适性课程、适性教学、适性校园管理和培养适性教师为重点,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通过内涵建设走适性教育品牌之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
二、完善设施,以物质文化滋养师生文明素养
。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份“家”的温馨,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看到体育场所、食堂、过道、心理咨询活动室,以及称为“温馨港湾”的学生待接区等,都是为他们所需求,为他们而设计,让他们所喜欢,让他们所接受,让一切教育都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现,让所有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 我校致力营造一个教育生态的校园,以建筑的布局造型美、环境的清新典雅美、师生的言行举止美为主体,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 师生四季都能感受到花的温馨,草的和谐。 在花坛中间,我们设置以诗歌为内容、以书法大家作品为形式的大理石板,为校园营造一份艺术味,增添一份书卷气。 我们把握孩子们的心理,在设置人物、动物雕塑方面,能营造出孩子们喜欢的情境。 我们在校园东侧建设“闲趣园”,在操场西侧设立“野趣林”,安放石桌、石凳,建设了“适性教育生活实践区”;在教学楼间设置学校“小小气象站”……
。我们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添置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并且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学的原则,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学楼名、路名、广场名称,以及开放式的适性教育展厅,既体现地方特色,又突出亲近学生、主导成长的思想,形成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以人为本的校园特色,为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温馨美丽、宽松和谐的环境。 橱窗展示的是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体现趣味性,蕴涵启迪性。 通过醒目的标牌和宣传横幅,努力让文明的气息滋养学生,让励志的标语鼓舞学生。 我们建好用好图书馆、莺湖诗社,开展好相关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高标准建设学校网站, 努力把其建设成学校对外宣传的阵地和社会了